隨著各地區建筑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建筑市場主體參與異地市場競爭的需求日趨強烈,如何獲得真實有效的工程信息,如何加強對本外埠建筑市場主體的評價管理,如何確保本省市建筑市場主體在外地建筑市場業績的真實性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對此,一些地區意識到,有形建筑市場作為各省市建筑市場管理的載體,在信息服務、市場準入、業績積累、評價機制等市場服務與管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優勢。加強有形建筑市場區域合作,可以通過招標信息共享,為建筑市場主體提供跨地區的信息服務;可以通過交易信息共享,為屬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企業隸屬主管部門提供跨地區的交易數據信息和市場業績信息,加快利用資質管理手段優化企業結構、凈化市場競爭環境目標的實現;可以通過廣泛合作交流,延伸各省市有形建筑市場的服務內涵和服務品質,進而提升有形建筑市場整體的建設水平和影響力。在最近召開的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研究分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擴大會議暨五屆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上,目前的幾個區域化合作組織的情況介紹,讓我們看到了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區域化合作的歷程和前景。
“七省區市聯席會”成效顯著
自1999年5月7日在濟南召開第一屆會議起,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七省區市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聯席會”已歷經十屆,成為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中歷史最長的區域性合作組織。七省區市以聯席會議為平臺,積極開展交流活動,廣泛拓寬合作領域,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共同推進建筑市場與招投標體制改革,有力地促進了本地區乃至全國建設事業的科學發展。“七省區市聯席會”很早就提出異地評標專家聯網。2004年,在河北廊坊召開的京、津、冀建設工程評標專家管理座談會,就加強京津冀三省市招標投標工作交流、實現評標專家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確定了合作意向。
同時,七省區市為泛華北(環渤海)地區工程信息平臺的建立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他們成為該平臺的主要參與者。
2008年11月7日,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沈陽、濟南、青島、大連、唐山九省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本著平等合作、優勢互補、互信互利的原則,借助環渤海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經各單位友好協商,舉行了泛華北(環渤海)地區建設工程招標信息共享工作研討會。
2008年12月18日,泛華北(環渤海)地區信息共享平臺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市建設工程發包承包交易中心召開,會上舉行了泛華北(環渤海)地區工程信息共享平臺開通儀式,各地區簽署了《泛華北(環渤海)地區有形建筑市場招標信息共享合作協議》,成立了聯席會主席團和秘書處,并商定將秘書處常設機構設立在北京市建設工程發包承包交易中心。此次會議標志著泛華北(環渤海)地區工程信息共享平臺正式開通,增強了泛華北(環渤海)地區有形建筑市場之間的合作意識,為信息共享平臺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使有形建筑市場間的合作機制由對話型合作的初級階段向項目型合作的高級階段轉變。
2010年4月9日,泛華北(環渤海)地區第二次信息共享平臺聯席會在天津濱海新區召開,會議主席團成員共同簽發了《泛華北(環渤海)地區工程信息共享平臺聯席會議制度》、《泛華北(環渤海)地區有形建筑市場工程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發展規劃》以及《泛華北(環渤海)地區建設工程信息平臺二期開發方案》。
該信息共享平臺開通以來,成員地區建設工程信息網關注度和點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成員單位網站首頁都開辟專欄與信息共享平臺對接,各地區招標公告和中標公示信息均能及時、準確的發布,實現了區域內建設工程招投標信息的共享和快速瀏覽。截至2010年11月底,該信息共享平臺累計發布各類招標公告77120條,中標公示70116條。目前,信息共享平臺二期開發已基本完成,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網站簡介、組織機構、動態信息、企業信息和通知公告。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信息平臺增加了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可以實現如下功能:一是對九省市有關招投標數據進行匯總,形成區域內交易項目和交易金額總數,方便成員單位了解區域市場建設的總體情況;二是按直轄市、省會城市、中心城市3個層次進行數據對比功能,單一省市與總體情況也可以進行對比,為反映不同地區之間的企業市場競爭力提供參考;三是企業業績查詢功能,可以為企業資質管理部門提供該企業在異地市場真實的工程業績信息,防止偽造或虛假提供業績的行為。
“南方十城市”合作不斷加深
為實現“交流促進共建,合作共贏發展”,促進彼此之間工作聯系和交流,共同探索有形建筑市場的發展,創新防治建設工程領域突出問題,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經廣州、長沙、武漢、重慶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多次磋商,于2006年11月發起成立“南方十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主任聯席會”,成員單位有重慶、廣州、長沙、武漢、南寧、杭州、成都、深圳、昆明、貴陽十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2007年5月,“南方十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主任聯席會”在重慶成功召開。“南方十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主任聯席會”運行至今,就各地招標投標工作經驗和做法進行了廣泛交流,在加強交易機構間區域合作、招標投標資源共享、誠信體系建設、預防監管圍標串標等不法行為方面的合作不斷加深。
隨著“南方十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主任聯席會”的功能作用和成效進一步凸顯,申請加盟的單位越來越多,2010年4月23日在合肥舉辦第四次主任聯席會時,來自重慶、廣州、長沙、武漢、南寧、杭州、成都、廈門、深圳、昆明、珠海和海口以及應邀參會的南京、東莞、蕪湖、蚌埠、滁州等共計19個城市的建設工程交易中心負責人、嘉賓和有關專家近100人參加會議。會上成功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書》。
西北五省(區)交流日益頻繁
由陜西省倡議,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積極響應,于2008年成立的西北五省(區)建設工程招標辦、交易中心主任聯席會議已召開三屆。目前,該聯席會議已經成為西北五省(區)之間交流與合作的良好平臺,對于推進五個省(區)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招標投標領域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研究的重要平臺。
五省區積極探索招標投標監管方式,深化招標投標制度改革,加快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開展計算機輔助評標,推進招投標管理工作規范化運行,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西北五省(區)聯席會議推動西北地區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和交易服務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使招投標行為進一步規范,在營造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規范建筑市場承發包交易行為、維護招投標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遏制建設領域腐敗現象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外,有消息稱,東北三省等新的片區合作會議也將產生。可以看到,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區域化合作,已經成為推動參與合作地區建筑市場和招投標工作規范運作和交流工作經驗的平臺。同時,隨著區域化合作交流的加深,也必將促進建筑市場整體的健康發展。
有形建筑市場(即工程建設交易服務中心),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創建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通過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已經成為促進工程招標投標活動公開、公平、公正進行的重要平臺。目前,已有350多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建立了這樣的市場。(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