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 劉龍華
一、集團所屬學校成立30周年回顧
30年前,在基建工程兵施工生產和首都城市建設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北京市城建職業技術學校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第四技術學校成立了。1983年,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揮部及學校等部隊集體轉業組建企業,北京城建集團應運而生。轉業組建初期,學校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的決策部署,針對集團施工生產領域單一、職工整體素質偏低、管理和技術人才匱乏的不利狀況,連續十七年舉辦職工中專學歷教育,培養了一大批會經營、懂技術、善管理的基層骨干力量,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八五”至“十五”期間,受市委城建工委委托,學校承擔了市城建系統企業領導人員資格性培訓任務,范圍覆蓋公交、公用、規劃、建設等多個部門所屬企業,為提高市城建系統企業領導人員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作出了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來,廣大師生牢記科教興企、人才強企的使命,主動適應行業需求,深入進行教育改革,加快轉變辦學職能,學校辦學總體實力大為增強,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管理水平、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強化寬基礎、重實踐、強技能的育人特色,大力培養高素質、多樣化、應用型的人才,廣大畢業生踴躍到重點工程和基層施展才干。學校圍繞首都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開展教學,取得一批優秀教學成果,行業影響和社會聲譽不斷提升,在建設綜合性教育培訓基地的征程上邁出重要步伐。
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宗旨,恪守“嚴謹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弘揚“以人為本,精心育才”的校風,為集團和社會輸送了中職學歷教育畢業生11500余名,培訓了企業領導人員、各類管理人員和緊缺技術人才8萬人次,涌現出一批管理骨干、技術名師、業界英才。在集團二級企業領導人員中有50余位是學校校友,1200余位校友擔任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等中層領導職務。30年來,一批又一批師生員工和校友頑強拼搏、真誠奉獻,服務社會、服務企業,建立了顯著功績。
二、加快轉變集團教育發展方式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發表了重要講話,正式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今年召開的北京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領導作了重要講話,正式頒布了《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及北京市關于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扎實推進集團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各項工作。
在圓滿完成國家體育場等41項奧運工程和基本實現集團過去五年發展戰略之后,我們制定和啟動實施了集團新的五年發展戰略,即“工程承包高端化、地產開發高效化、設計咨詢規模化,打造主業強大、管理科學、協調發展、繁榮穩定的企業集團”。實現這樣的戰略,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集團組建28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下,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工作全面發展,為推進企業改革發展、提升職工素質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要清醒地看到,當前,集團教育還不完全適應企業改革發展和職工對良好教育的要求,與同行業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差距。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更加努力推動集團教育工作科學發展。
建一流企業必須辦一流教育。在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發展任務,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推進集團教育現代化,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走科學發展、內涵發展的道路,充分發揮教育在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
──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必須切實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著力增強學員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要注重更新教育觀念,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企業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和人人成才觀念,樹立終身學習和系統培養觀念,造就高素質勞動者、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要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推進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進教育質量和人才評價制度。
──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必須切實服務企業改革發展。要圍繞集團改革發展大局,特別是主業發展、項目管理、創新驅動、資本運作、文化軟實力等重大問題,充分發揮教育的人才優勢、智力優勢、科技優勢,出人才、出知識、出成果,引領和支撐企業改革發展。要結合經營生產布局調整、業務結構升級和人員分布需要,加快推進教育資源布局調整,著力解決好教育與企業協調發展問題。要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處理好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之間的關系,積極培養企業建設發展急需的各類人才。要按照建設學習型企業的要求,提供形式多樣的教育服務,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滿足職工多樣化的終身學習需求。
──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必須切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要建立更加靈活開放的學習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深化課程教材改革,著力培養學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適應企業改革發展需要,建立學科專業結構的動態優化機制,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要構建合作培養、實踐育人的資源平臺,推進企業與各級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之間、中外企業和教育機構之間聯合培養人才。
三、走“城建特色,行業一流”的集團辦學之路
北京市城建職業技術學校作為集團的綜合性教育培訓基地,要走“城建特色,行業一流”的發展道路,圍繞集團新的五年發展戰略,研究新時期企業辦學的特點,增強服務企業和人才發展能力,創新辦學模式,統籌企業內外教育培訓資源,構建交流合作平臺,在加快建設行業一流綜合性教育培訓基地的進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企業的希望。學校的同學們和全集團青年員工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努力鍛煉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德才兼備的企業優秀人才。
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生力軍。學校廣大教師要以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為契機,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把個人理想、本職工作與社會和企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提高業務水平。要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更新知識,開闊視野,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師地位,改善教師待遇,關心教師健康,努力使教師生活得更加幸福。
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在新的起點上推動集團教育改革和發展,為加快推進“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作出新的貢獻!(本文原載2011年第3期《中國建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