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盡管中國工程承包的國際市場相對低端化,但工程承包行業FDI不斷增加和企業成長為跨國公司的趨勢已經在中國大型工程承包企業群體中有初步表現。位列2005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海外收入前30強的企業中有約一半已初具跨國公司形態。同時,前面所提到的工程承包行業FDI發生的多種機制也在某些中國企業的境外經營活動中初步得到體現,我們以下以典型個例來說明。
傳統工程承包企業FDI增加和業務全球化可以位列2005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海外收入第1位的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作為例證。該公司主營工程業務為傳統建筑工程,但已初步成長為跨國公司。中建現有8個直屬工程局,6個勘察設計研究院,44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在世界52個國家和地區設58個駐外經營機構。其中,在香港、阿爾及利亞、新加坡、博茨瓦納、納米比亞、美國、巴巴多斯、泰國、菲律賓等地區或國家設子公司,在其他多個國家(地區)設非子公司分支機構。在2005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海外收入前30強中,類似的以傳統建筑、機電為主業但已在境外設立多家子公司及分支機構的企業還有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青島建設集團公司等。
原非工程承包商跨國公司將關聯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內部化可以位列2005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海外收入第2位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例證。華為主營業務屬新興IT產業。在中國企業中,該企業是國際化進程推進較快的企業之一,目前已在全球范圍設立10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華為成立時并未涉足工程承包,隨著華為公司實力提升并向跨國公司方向成長,工程承包也成為華為重要業務之一。2005年,對外工程承包收入占華為海外營業收入的38.5%.類似地,2005年原主營業務為非傳統建筑業但已在海外發生FDI并帶動企業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內部化的企業還包括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原主營電氣設備),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原主營機械設備進出口)。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家企業都是在2005年海外工程承包業務實現從零到進入中國前30強的飛躍式突破,特別是后者,更與日韓綜合商社轉向兼業成為國際工程承包商相類似。
現代工程承包從項目管理模式、業主投融資、資金融通、價值鏈延伸等方面促使承包商對外開展FDI盡管數目較少,但我國也時有個例發生。比如,為有效地開展承包項目的投標和施工,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二級子公司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原來就在伊朗等15個海外國家設分支機構;2004年5月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獲得伊朗德黑蘭地鐵4號線總金額達8.36億美元承包合同并將該項目承包和融資事項委托給北方國際(中國上市公司)。進而,至少部分目標在于從承包商角度解決項目機車采購、裝配等問題,北方國際與一家中方企業和兩家伊朗公司合資在伊朗組建北方國際擁有29%股權的德黑蘭軌道車輛制造公司。再如,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原來就在印尼設有雅加達辦事處。2003年9月開始,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中化工程下屬成達工程公司和印尼P.T.Asrigita有限公司合作以BOT方式投資興建印尼巨港150MW電站項目;2004年9月2日中化工程方面完成項目EPC階段任務,并交由合作三方合資組成的電站子公司開展運營管理。
不過,對照全球發展趨勢,就適應行業FDI發展和行業全球化趨勢而言,中國工程承包企業對外FDI發展在以下幾方面力度還不夠:尚無原來主營工程承包業務的中國企業開展跨國并購和進行工程承包業務的跨國重組。近兩年,我國其他行業跨國并購幾乎是從無到有發展起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對比地看,工程承包企業跨國并購基本尚未啟動。位列2005工程承包海外收入前30強的上海電氣在日本的跨國并購也是發生在它涉 足海外工程承包業務之前。
境外投資力度相對較大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所設立分支機構以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居多。與中國工程承包經營收入發生地的當前格局相適應,中國境外投資力度相對較大的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等企業的子公司、分公司、代表處/項目辦等普遍集中在世界低端市場。
從境外項目(已經或意圖承接)的組織模式、業主投融資、資金融通和價值鏈延伸等方面看,促使中國承包商對外開展FDI的條件還不成熟。
也正因為如此,我國有多家企業雖然境外工程承包業務收入規模很大,并且企業FDI由此確實受到促進,但所開設境外分支機構仍以沒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分公司、項目經理部居多,而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偏少。在2005年工程承包海外收入前30強中,比較典型的例證包括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居2005年全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境外營業額第13位)、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居第20位)、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居第22位)、遼寧日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居第23位)等。以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為例,該公司境外全資子公司只中國路橋香港有限責任公司1家,參股子公司包括馬達加斯加、剛果、馬來西亞等國各1家,而該公司在境外所設辦事處竟涵蓋到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共30個國家。因為行業初具跨國公司組織形態的企業尚為數不多,我們只能說中國工程承包企業國際化和行業全球化仍處在初步啟動階段。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深入,FDI不斷增加和企業跨國公司化也是工程承包行業的發展趨勢。就工程承包企業實現境外國際收入而言,項目市場涵蓋地域范圍越廣泛,項目工作業務規模越龐大,項目對承包商的融資要求越高,項目對承包商所提出除施工外其他價值鏈環節的參與力度越大,項目技術業務的現代化和高新性屬性程度越高,會導致承包商面臨的FDI需求強度不斷增大。當前,中國工程承包商界業內人士已經認識到,中國工程承包商市場領地相對集中在世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項目規模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明顯差距,融資實力普遍不高,普遍缺乏對非施工環節價值鏈參與的素質和經歷,并且技術方式和管理模式也需要得到創新和提升。通過基于行業趨勢和動態的分析,企業、行業組織和政府部門在對以上諸方面問題做出改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適應行業全球化趨勢,注意研究以恰當方式開展FDI在解決問題中所可能發揮的作用,并由此基于企業實力許可、合作機會把握、市場前景判斷主動規劃和實施FDI戰略,在企業國際化戰略轉型與拓展高端市場兩者之間實現相互支持和共同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