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為貫徹落實十七大和今年兩會精神,增強建筑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3月27日至28日,全國建筑業企業技術進步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宣布中國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成立。 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鄭一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與行業發展司副司長吳慧娟作重要講話。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魯風宣讀了中國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徐義屏主持會議。 鄭一軍講,工程建設永恒的主題是質量,要確保全壽命周期的工程質量。從我國地少人多、人均資源相對貧乏和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的國情出發,當前乃至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工程建設還應有一個主題,就是要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筑,做好節能減排工作。要實現這兩個主題,關鍵是依靠技術創新,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這要靠工程建設領域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揮最大的努力。中國建筑業協會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希望各位專家能做到“參與、共享、責任”六個字。第一是“參與”,希望專家們一如既往或是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協會或部里委托的有關工作,如魯班獎、國家級工法、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專家評審以及其他工程建設領域有關科技方面的咨詢工作。第二是“共享”,協會成立專家委員會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進行科技交流,實現科技信息、實踐經驗、科技成果的共享。要提高建筑業這個傳統產業的整體科技水平,要靠全行業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第三是“責任”,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的科技發展取得了很大進步,可以說在施工方面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但還應該看到存在的差距,要看到這些年來史無前例的建設規模是以耗費巨大的資源能源為代價換來的。作為科技工作者和專家們,應該為履行社會責任做些什么呢?在建設美好家園的同時,不能用耗費巨大的資源能源甚至影響生態環境為代價。現在這方面的呼聲還不高,還沒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沒能引起共鳴。中國建筑業協會成立專家委員會后,要選擇一批涉及全行業技術進步、傳統產業結構升級、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等全局性的重大課題,每年集中力量研究1~2個課題,向國家提出具有實用價值、有分量的政策性建議。 吳慧娟指出,多年來,建筑業的發展尤其工程技術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源于我們擁有一支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依靠一批有技術、有水平、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專家、學者。建筑業的改造與提升離不開廣大工程技術、管理骨干的創新和努力,更離不開建筑領域各位專家和專業帶頭人的引領和貢獻。中國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聚集了國內知名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權威和學者、大型建筑業企業的總工程師和一線技術專家,體現了產學研的優勢互補,體現了協會的行業發展人才戰略,也給建筑業各界專家提供了交流平臺。希望各位院士、專家在中國建筑業協會的組織倡導下,更好地施展才華、發揮作用,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建筑業發展,繼續發揚科學嚴謹作風,充分發揮學術專長,共謀建筑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也希望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能夠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為政府主管部門諫言獻策,為專家建議暢通渠道,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為行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建筑業協會副秘書長吳濤同志就組建中國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和專家人員組成情況向大會作了說明。他指出,中國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是由中國建筑業協會組織,是具有一定權威性、專業性的非常設研究咨詢組織。我國建設工程領域科學技術與管理人士可自愿申請,經逐級推薦、層層選拔、嚴格把關的方式推舉加入。 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可明、陳肇元、錢七虎、施仲衡、張錦秋、王夢恕、江億、鄭皆連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周錫元等36人被聘為中國建筑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顧問、主任委員和副主任委員。葉可明院士為主任委員,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王俊為常務副主任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