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ass日本少妇高潮pics-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副司長王樹平在首批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發布會上的講話

  • 來源:
  • 點擊量:25,838
  • 發布時間:2009-06-04
  • 分享到:

各位代表、同志們:
     中國建筑業協會召開首批全國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發布會,向139家首批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頒發證書和標牌,這是中國建筑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推進行業誠信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得到了商務部和國資委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在此,我代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對商務部和國資委對建設系統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關心和重視表示衷心的感謝!對139家首批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表示熱烈的祝賀!
     下面,我就進一步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以及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講幾點意見。
     一、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建筑業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2001年至2008年,建筑業總產值、增加值的年均增長率超過了20%,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6%。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建筑業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提高,超高層、大跨度房屋建筑設計、施工技術,大跨度預應力、大跨徑橋梁設計及施工技術,地下工程盾構施工技術,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大型復雜成套設備安裝技術等都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長江三峽大壩、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嶺澳核電等能源和水利工程,青藏鐵路、杭州灣跨海大橋、上海東海大橋,以及奧運場館工程等一大批投資規模大、技術要求高、舉世矚目的特大型建設工程項目,高質量、高速度地建成或正在投入建設,極大地支持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工程項目的建設充分反映了我國建筑業技術能力和建造水平,展現了我國建筑業的嶄新風貌。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通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工程質量整體水平穩中有升,安全生產局面呈平穩趨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暫行規定》、《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相繼出臺,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管理的行政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形成。建立健全了施工圖審查、工程質量監督、安全生產監督、建設工程監理、竣工驗收備案、工程質量保修、意外傷害保險等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工程各方主體的行為日趨規范,質量安全意識普遍增強,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日益完善。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狀況明顯好轉,重大質量和安全事故明顯減少。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現階段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還存在著明顯的問題與不足:一是部分參與工程建設的企業和個人的責任意識不高,質量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二是建筑市場不規范,信用缺失、無序競爭、低價中標等現象仍然存在;三是違反法定建設程序和任意壓縮合理工期,影響安全生產的現象突出;四是村鎮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尚未建立,缺少法規和監管隊伍等方面的必要支撐;五是工程項目已經向高、大、深、難轉移,而建設、管理、監督隊伍的總體素質還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工程建設。
     今年以來,各地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質量安全年的各項工作部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5月20日全國建筑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去年同比下降了22.78%和25.77%。但是,建筑安全生產形勢依然比較嚴峻,特別是進入第二季度以來,連續發生了兩起影響較大的建筑安全事故。湖南株洲紅旗路高架橋拆除工程部分橋體突然垮塌,造成9人死亡16人受傷。天津堿廠搬遷改造工程一棟在建煙囪的內套筒進行施工作業時,因壓縮氣囊發生爆炸,造成現場作業的施工人員12人死亡11人受傷。最近家寶總理明確指示:“工程建設,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安全第一”。建設要講質量,生產要講安全,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減少事故發生,減少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是各級政府、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的神圣責任。特別是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進度,工程建設規模進一步擴大,建筑安全生產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做好建筑安全生產工作尤為重要。如果建筑安全生產形勢出現大的波動,勢必會給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和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進一步加強建筑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既能為加快工程建設營造安全生產環境,又能為提高投資效益、促進民生改善、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深入推進建筑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加大建筑安全生產執法力度,重點查處工程項目未辦理施工許可證和質量安全監督手續的行為。要繼續深化建筑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制度,重點加強對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的排查。要加強建筑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重點加強對建筑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我們希望獲得建筑業AAA級信用的企業能夠作出表率。
     二、探索創新,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水平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持續快速發展時期,加之城鎮化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基本建設規模持續增長。抓好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工作,既直接關系到投資效益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又是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當前金融危機持續蔓延的情況下,我們國家及時采取擴內需、保增長的措施,并出臺了高達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中央政府投資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設,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農田水利、鐵路、高速公路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和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建筑業承擔著艱巨任務,責任重大。 
     為了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更有效地加強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管,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完善工程質量和安全工作的新機制。 
     要從單純設計與施工質量監管,向全方位、全過程監管轉變。政府質量安全監督要整合資源、集中優勢,將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施工圖審查、工程檢測等建設工程參與各方全面納入質量安全監管范疇,實施全方位統一監管;要對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竣工驗收直至工程結構合理使用年限,實施全過程監管。 
要從“普通化管理”向“差別化管理”轉變。要抓住重點環節和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 
     要改進和完善施工圖審查、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質量檢測、竣工驗收備案、運營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 
     要建立內容完善、切實可行的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進一步細化和落實質量和安全責任,真正形成企業質量和安全管理的自律體系和機制。 
     要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在提高和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廣“四新”技術。 
     要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各類注冊人員的教育培訓制度,特別是要加強對一線管理人員和農民工培訓,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和實際操作水平。要引進人才,不斷充實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加強對現有質量安全監督隊伍培養教育,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質量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行業自律是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根本,是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的基礎。行業協會是同業企業自愿組成的社會組織,具有聯系企業、了解行業的優勢,要充分發揮他們在行業自律、培訓教育以及工程咨詢、工程質量安全保險、質量安全認證、質量仲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于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工作,鄭一軍會長在去年全國建筑行業協會秘書長座談會上強調,要實現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目標需要建立和完善兩個體系,一個是政府的監督管理體系,一個是企業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要真正建立起這兩個體系,就必須認真調查研究目前質量安全生產工作存在問題的根源,標本兼治,有的放矢,并且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我非常贊同,并衷心地希望中國建筑業協會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準確地向政府反映企業的訴求,為政府出謀劃策,為企業辦好事、辦實事,為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建筑業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自創立以來共評選出1315項工程,在全社會樹立了一批優質工程樣板。“魯班獎”為提高工程質量、創建精品工程樹立了一個目標。廣大企業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提高了堅決執行工程建設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自覺性,加強了工程項目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尤其可貴的是,在這個創優目標的激勵下,廣大企業加快了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步伐,研發了一大批國家級工法和專有技術,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為確保工程質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建筑業協會作為商務部和國資委的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單位,在廣泛征求各地區建筑業協會和有關行業建設協會以及建筑業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試行辦法》,并評價出139家首批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希望中國建筑業協會不斷開拓進取,勇于實踐,扎實工作,抓出成效,在建設領域為其他行業協會開展誠信體系建設發揮示范和帶頭作用。 
     各位代表、同志們,我國大規模的工程建設仍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建設任務十分艱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意義深遠,責任重大。讓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工作的新局面,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關注中國建筑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