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 鄭一軍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我們聚集一堂,隆重慶祝中國建筑業協會成立25周年,并表彰先進協會、優秀秘書長、先進企業和優秀企業家,發布2010年度中國建筑業雙百強企業。首先,我代表中國建筑業協會,向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筑業作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率先進行全行業的改革,建筑業由此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鼎盛時期。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展開,企業對政府的依附逐漸減弱,在政府監管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格局下,作為市場經濟中的微觀主體迫切需要一個社會化的行業組織代表他們的利益,在他們與政府之間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可以說,正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呼喚下,中國建筑業協會在改革的大潮中應運而生。
25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建筑業也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在全行業的努力下,我們建成了一大批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的重大工程,在一些技術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建設了大量的住宅建筑和基礎設施,為改變城鄉面貌、改善人居環境做出了突出貢獻;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始終保持在5%左右,2010年達到6.6%;全社會從業人員達到4000萬人以上,建筑業成為大量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有力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的重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不斷增強。
在建筑業改革發展的進程中,中國建筑業協會親身經歷了建筑業突飛猛進的發展,見證了中國作為一個建筑業大國的崛起,積極參與了一系列行業盛事,也分享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成果。中國建筑業協會在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積極探索,勇于創新,認真履行“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職能,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借此機會,我在這里做一個簡要的回顧,以表達我們對前四屆協會同志們的敬意。
協會始終把為廣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25年來,中國建筑業協會積極跟蹤、研究建筑業改革和發展的動態,先后參與了中心城市建筑業行業管理試點、中小建筑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行建設工程總承包和工程擔保制度等重要工作,參與了《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數十項工程建設標準規范的編制工作,參與了建筑技術政策和節能戰略研究。承擔了工程建設國家級工法和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的評審工作。承擔了建筑業特級、一級企業快速調查統計工作,及時編制了季度和年度統計分析報告。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行業培訓、交流和咨詢等活動。開辦了中國建筑業網站,主辦了《中國建筑業年鑒》、《中國建筑業》等報刊,努力為行業提供相關信息。協會與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組織建立了聯系,為企業與外國同行開展交流活動提供了支持。協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利用自身優勢,在支持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抗震救災等重大公共事件中提供技術咨詢和服務。我們還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四川省災區捐建了一所小學,起到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屆理事會期間,正值我國又一次大規模建設開始的時候,原建設部和協會的老領導遠見卓識,決定設立“魯班獎”。“魯班獎”的創立向全社會昭示了建筑業把工程質量視為生命的決心和行動,建立了提高工程質量的激勵機制,開創了建筑業品牌戰略,體現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業精神。“魯班獎”評選活動帶動了廣大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市場競爭力。20多年來,“魯班獎”已經成為我國建筑產業的標志性品牌,在全行業和社會上聲譽日隆,為建筑業增了光、添了彩,對提高工程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第二屆理事會期間,原建設部頒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中國建筑業協會在行業管理中作用的通知》,決定從多方面支持和發揮中國建筑業協會在行業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20多項具體措施。協會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把各項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協會始終把反映行業和會員訴求,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作為自己的基本職能。25年來,中國建筑業協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先后組織撰寫了上百篇調研報告,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訂相關政策措施提供了參考和依據。特別是在項目經理向建造師執業制度過渡、特級企業資質就位、建立不同資質等級企業市場分工制度等涉及行業全局的重大問題上,協會廣泛聽取會員訴求,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得到了高度重視,有的已經轉化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在第三屆理事會期間,中國建筑業協會支持并組織建筑時報社聯合18個團體會員單位,共同吁請最高人民法院就《合同法》第286條做出司法解釋,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復,從而確立了建設工程價款的優先受償權。這項工作為追討被拖欠工程款、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廣大建筑業企業的高度贊賞。
在第五屆理事會期間,協會開展了《中國建筑業產業政策和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研究》課題工作,邀請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9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與了調研工作,形成了60萬字的研究報告。在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10年12月協會會同13家大型建筑業企業向國家發改委提交了《關于在“十二五”規劃中加大對建筑業發展指導力度的建議》。這項建議被發改委列為優秀建議,并提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起草小組參考。
協會始終把開展行業自律,規范企業行為,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25年來,中國建筑業協會結合建筑業自身特點,制訂了《全國建筑行業自律公約》,舉辦了中國建筑業誠信論壇,并兩次向全國建筑業企業發出誠信倡議書,引導企業“守法經營、公平競爭、誠信興業”。協會多次組織會員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業內人士對建筑業誠信問題的認識,營造全行業誠信自律的氛圍。
在第四屆理事會期間,協會分別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國資委列為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試點單位。根據有關部委的要求,協會制訂了《建筑業企業信用評價試行辦法》和《建筑業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試行辦法》,先后評價并公布了253家全國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為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發揮了促進和示范作用。
協會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自己履行職能的重要保障。25年來,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長會議等議事制度,制訂了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和業務工作制度。實行了領導干部問責制和部門負責人競爭上崗制度,先后5次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吸收了一批年輕的高素質人才,有效地改善了工作人員的年齡和知識結構。2009年,協會開展了建設學習型社團和加強秘書處規范化建設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協會規范化運作水平。
25年來,中國建筑業協會走過了一個艱苦創業、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過程,目前已經成為全國建設系統最大的社會團體之一。協會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門和廣大會員的充分肯定,2009年6月被民政部評為“5A級全國性行業協會”,2010年2月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在行業內和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國建筑業協會所取得的成績,得益于國務院有關部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指導和支持,得益于廣大會員的積極參與和團結協作,得益于歷屆協會工作者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中國建筑業協會對住房城鄉建設部、民政部等政府部門多年來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協會歷屆老領導、老同志做出的杰出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和幫助我們的全體會員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在協會辛勤工作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慰問!
回顧25年的工作實踐,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做好協會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認真貫徹執行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就規范和發展社會組織做出了一系列的決策部署,對社會組織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確的定位。國務院辦公廳于2007年頒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些方針政策為協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自覺地貫徹執行。
第二,堅持為建筑業改革發展大局服務。要始終把協會工作放到建筑業改革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緊緊圍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找準位置,開展服務,發揮作用。
第三,堅持依靠會員辦會。會員是協會的工作基礎、服務對象和力量源泉。協會就是要“集行業之力,辦行業之事”,要充分尊重會員的基本權利,善于發現行業的需要,集中行業的智慧,全心全意為會員服務。
第四,堅持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協會發展道路。協會誕生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作為新興的社會組織,如何發展和成長,沒有現成的答案。我們要自覺地在實踐中探索協會工作機制和運行規律,努力走出一條適應中國建筑業改革發展和行業管理要求的協會發展道路。
第五,堅持協會的規范化建設。要嚴格照章辦事,民主管理,確保會員的知情權、決策權,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同志們,當前,我國已進入了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按照中央關于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對建筑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建筑業協會今后的各項工作,就是要認真落實“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新任務,著力推動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建筑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們認為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首先應當從建筑業這個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產業出發,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和量化指標。從發展目標上說,就是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建筑業成為一個具有較高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現代產業,成為一個低碳綠色產業,成為一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高貢獻率的產業,成為一個被社會所尊重的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誠信產業。從量化指標上說,至少應該有這么幾項:第一是勞動生產率,第二是產值利潤率,第三是碳排放水平,第四是建筑業與環境和諧發展的水平,第五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我認為我們全行業要在這方面取得高度共識,才會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建筑業協會作為全國性的行業組織,為推動建筑業實現上述發展目標,擬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工作的著力點。
第一,促進企業外部環境的改善,推動良好市場環境的營造。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推動資質管理辦法的完善,切實發揮資質管理對全行業調控規模、優化結構的作用。要認真總結招投標工作的經驗和不足,提出新的更加行之有效的做法,促進招投標更加公平、公正,減少企業交易成本,維護建筑市場的良好秩序。
第二,大力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和創新,優化產業結構。要推動設計施工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的改革,努力打造更加完整的生產鏈條,使施工企業在整個建筑產品生產鏈條中發揮更大的專業優勢,提高建筑業的產值利潤率。要促進大型企業向工程總承包商轉變,促進中小企業做專做強,實現差別化競爭和分工協作的格局。
第三,推動施工企業建立健全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協會要組織制訂質量安全保障體系通則,推動大型企業制訂企業質量安全標準規范,以標準化、規范化促進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第四,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和抓手,推動全行業的技術進步,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邁進一步。要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技術。要繼續不遺余力地推動建筑材料的升級換代。
第五,探討建立政府主導、協會組織、企業參與、分工協作的人才培訓體制。要做好建造師的繼續教育工作。要聯合教育機構,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力開展技術工人培訓。
第六,始終堅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針對關于轉變發展方式的一些重要課題,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同志們,中國建筑業協會經過25年的創業歷程,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將繼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的領導下,在民政部的指導下,發揚老一輩協會工作者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全面提升協會整體素質、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把中國建筑業協會建設成具有較強凝聚力和較高公信度、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國性社團,為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