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朋友們:
第二屆“京交會”5月2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受住房城鄉建設部委托,由中國建筑業協會牽頭,與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共同承辦的建筑及相關工程服務板塊以“生態文明建設從這里啟航”為主題的展示也已圓滿舉辦。今天我們在這里又隆重召開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經驗交流會暨授牌活動。首先,我代表中國建筑業協會向出席這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行業協會和建筑業企業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借此機會對長期以來支持、關心中國建筑業協會建設發展的住建部以及廣大企業各級領導和同仁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在京交會期間同期舉辦“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經驗交流會”,其主要目的和重要意義: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實建筑業“十二五”規劃,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充分發揮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建筑節能減排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著力推進建筑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二是以“京交會”為平臺,大力弘揚宣傳建筑業企業綠色施工的先進經驗,展示“十一五”以來建筑業綠色施工的科技創新成果和先進特級企業具有國際水平的建造實力,再一次吹響以綠色施工為主戰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號角,著力促進建筑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隨著我國工業化、信息化、特別是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為建筑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機遇。201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已高達135303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建筑業增加值35459億元,占GDP的6.8%,創歷史新高,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166億美元,有52家企業進入了國際225強承包商,發展形勢喜人。與此同時,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建筑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建筑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已經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當前,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國人的一種主流意識,建筑業能否抓住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關鍵在于發展方式的轉變,核心在于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使建筑業從傳統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高效率的集約型方式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建筑節能減排和綠色施工將是加快實現這一轉變的重要途徑。
在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業務司的具體指導下,我會自2010年,在全國率先開展實施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工作以來,依據《綠色施工導則》,組織編寫了《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申報與驗收指南》,先后確立完成了兩批共93項綠色施工示范工程。三年來,我們嚴格申報條件,規范管理程序,評審、驗收注重科技含量和四節一環保等關鍵指標的落實情況。在取得成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搜集了不少很有參考價值的綠色施工參考數據,為政府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廣大企業實施推廣綠色施工提供一手資料奠定了基礎,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實踐證明,評審驗收的綠色施工示范工程項目已經得起社會的考驗。從第三批全國各地區、各行業申報的435項工程看,不論從數量、質量還是技術含量上,都較前兩批大有提高,已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贏得了行業的認可。所以,我們說開展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動已彰顯示范引領作用,效果顯著、利在當代、功于千秋。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強節能減排和發展綠色建筑的強國戰略,大力推廣應用建筑節能減排的先進核心技術和成功典型經驗,促進建筑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我們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搶抓機遇、務實工作,共譜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美好前景。
第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建筑企業轉型升級。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今后國家每年除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外,大約還要完成20多億平方米的建筑總量,接近全球年建筑總量的一半。建筑業能否實現綠色發展,不僅關系到國家能源開發和資源節約戰略的實施,還關系到全球的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伴隨而來的世界綠色技術革命,將要求經濟社會各個領域與之相適應,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首當其沖。與發展國家相比,我國建筑生產方式仍然存在成本高,勞動強度大,資源消耗浪費嚴重,工程質量通病難以克服等突出問題,建筑業要從深層次解決這些問題,實現持續發展,當前最關鍵、最緊迫的是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牢牢抓住轉變發展方式這一主線,以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建筑工業化生產為著力點,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建筑材料的更新換代以及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并通過深入開展和實施新技術示范工程與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動,促進建筑設計標準系列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項目管理信息化。據推進工業化生產的建筑企業工程案例測算,凡采用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工廠化生產方式,建筑施工裝配率可達到80%以上,可節約鋼材20%,節水30%,節約人工50%,現場模板及各類材料消耗綜合用量可節約40%,工期縮短30%,建筑造價降低10~15%左右,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可以看出,依托工程總承包和工業化生產優勢,不但有利于加快推進建筑科研設計、構件生產、材料采購施工一體化的工業化基地建設,減少環境污染,帶動企業多元化經營、工業化生產、集團化發展,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更為直接現實的是可大幅度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和企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第二,要更加務實工作,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把建筑節能減排和綠色施工貫穿于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
綠色建筑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我國的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把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作為城鎮化建設與城市發展領域的優先主題和發展重點。為了更好地落實規劃,國務院近期又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制定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了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并對具體的綠色節能標準、鼓勵措施以及補貼政策做出詳細規定,綠色建筑政策支持力度呈現加強態勢,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發展逐步由規劃層面走向了實際操作層面。
按照《行動方案》提出的要求,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可形成9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以及減排1800萬噸的二氧化碳氣體。到2015年,將累計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建筑業是綠色建筑和綠色家園的建設者,建筑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無論是工程項目的前期招投標方案,還是工程建設項目的過程管理都必須以實施綠色施工為前提,這是建筑業以科技進步與管理創新實施建筑節能減排,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目前重點是要從降低揚塵,減少噪音,做好垃圾處理,定額施工用水、用電、用能等關鍵環節把控,廣泛引入節能核心技術,堅持材料升級換代,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效益,實現節水、節地、節材、節能、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節材、節水和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深化項目效能管理,達到“降本增效”目標,另一方面降低工程項目成本,可以從源頭上確保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濟指標的實現。
實施綠色施工首先要重視項目管理前期策劃,工程開工前制定切實可行的綠色施工方案,包括水、電、建材的節約目標、噪音控制和抑塵防護措施以及施工機械的選用、綠色施工人員的組成和責任人的落實與監督,施工平面布置、綠色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內容。
其次是要以深化工程項目管理為著力點,把全面推進綠色施工和開展創精品工程、新技術示范工程活動結合起來。要重視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廣泛引進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方法,積極采用新型環保材料和節能型設備,加大建筑部品件的工業化生產比例,通過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部件和新方法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特別是要在綠色施工過程中,不斷增強企業管理與技術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
再就是要注重各類數據收集和分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管理。通過對原始數據,依靠動態參數,實施定量和動態管理,尤其是對施工不同階段不同區域的節水、節能、節材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對比分析,及時調整施工現場的綠色施工措施,更加有效地完善修訂和實現建筑業節能減排和綠色施工的各項指標。
第三,堅持標干引領,產學研密切配合,著力發揮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先導示范作用。
開展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動是我們行業的一項弘揚先進、激勵企業爭優創先的重要工作,涉及到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各個單位,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配合,必須統籌規劃、科學組織、加強協調、細化管理、規范運作、務實推進,特別是要認真組織好第三批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過程管理,支持促進總包單位積極主動和相關各方溝通,及時踴躍地擔當起協調與實施的角色,盡快形成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由政府規劃、協會組織、專家指導、高校參與、項目部具體實施的產、學、研、政緊密結合的綠色施工協調組織機制,務實創新的把這項工作推向深入,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和《綠色建筑方案》中賦予施工企業的各項目標。
二是企業要抓好施工現場CI形象展示,切實發揮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導向示范引領作用。要堅持以“人文、綠色、科技”三大理念提升和加強企業及項目文化建設。凡授予的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牌匾,都要懸掛在施工現場入場處明顯位置,以提醒企業全體員工和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牢記自己身上的重擔和榮譽。三是要認真深入總結推廣建筑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高度重視綠色施工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使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全體員工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做到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全方位實施,切實為人民創造良好的居住和生產生活環境做出我們行業應有的貢獻。
同志們:大力推進建筑節能減排和綠色施工是“十二五”規劃賦予建筑業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對于貫徹基本國策,促進企業加快技術進步與管理創新,轉變行業發展方式發揮著重要作用。讓我們攜起手來,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務實的工作作風、科學的管理方法、先進的創新技術,全面推動建筑業節能減排和綠色施工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常態化,為確保建筑業“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和諧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