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我十分高興應新中大公司的邀請來杭州參加第五屆工程行業管理創新與信息化戰略總裁沙龍。同時,也知悉今年又是新中大公司成立20周年。對此,我代表中國建筑業協會熱烈祝賀貴公司二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向貴公司全體員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并借此機會,對各位同仁長期以來對我會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覺得以管理創新與信息化戰略為主題開展研討,十分有意義,這對促進建筑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建筑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管理,離不開創新,而信息化又是落實管理、創新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動力,因此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工程企業管理水平,尤其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值得大家高度重視并積極主動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天,我們通過利用搭建總裁沙龍這個平臺,可以建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制,使大家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只要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相信這次沙龍一定會對提高自身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建筑業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
大家知道,黨的十八大再次強調要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要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是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定要解決好“三個轉變”,這就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資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三個轉變”為今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破解發展難題的途徑。同時,也使我們深刻理解依靠管理創新與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一樣,都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我理解技術是對科學知識的應用,而管理則是包含技術在內的各種要素的集成,因此管理跟科學技術一樣,也是生產力,而且是在生產力各要素中起到整合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管理,科技、勞力、資本等等要素就難以變成財富。所以,一定要把依靠管理創新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的增長動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還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化”同步發展的提出表明了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種手段,而成為發展的目標和路徑。這讓我們看到,各級政府在提出充分發揮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融合優勢,帶動產業升級,增強競爭力的同時,用信息化支撐工程建設的趨勢愈發明顯。住房城鄉建設部為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已頒發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這對建筑業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和建筑企業領導人對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企業管理創新與信息化建設既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又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現實工作,更是我國建筑業實踐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必然要求,任務相當繁重。為此,我結合自己的體會,提以下幾點想法,和大家一起努力推動行業整體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第一,信息化建設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一定要建設實實在在的有成效的信息化,不能流于形式。
第二,企業管理層尤其是“一把手”要認識到信息化建設關系到企業的前途和未來,一定要高度重視,投入足夠的精力,把信息化建設抓實抓細抓出成效來。
第三,積極培訓人員,努力提高信息化的使用能力,把隊伍素質的提升視為推進信息化工作的基礎和根本。
第四,管理的基礎是標準化、規范化,要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標準化水平,標準化水平的提高是信息化建設的前提和保障。
第五,要加強交流信息化建設的先進做法和經驗,通過信息化建設示范項目和示范單位的推廣,以點帶面推動發展。
第六,要通過實踐加以總結,制定有關建設領域信息化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標準,尤其是要加強對標準的執行力度,使信息化建設的成效真正落到實處。
最后預祝本次沙龍取得圓滿成功,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