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3日早9時7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皮山縣發生6.5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7.6度,東經78.2度,震源深度10千米。據悉,地震發生后,當地倒塌房屋1.2萬余間,很多房屋出現裂縫,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災情已緊急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作為首都援疆主力軍的北京建工集團,在地震發生后時刻牽掛著已入住皮山農場棚戶區改造工程一期、二期的業主們,負責施工皮山農場棚戶區改造的北京建工四建和田分公司第一時間撥通業主電話,詢問受災情況,并迅速集結分公司的技術、質量、安全等相關負責人和業務骨干,7月4日天不亮就前往200多公里外的皮山縣,對皮山農場棚戶區改造一期、二期和敬老院等工程進行地毯式排查,逐家逐戶查驗房屋情況。經實地檢查,皮山農場30棟援建住宅樓和配套公建整體完好,他們還針對個別房屋的墻面出現輕微受損現象及時制定了修補措施,使援建工程繼續保持“內堅外美”。
據悉,由北京建工集團負責援建的皮山農場棚戶區改造工程一期、二期有8多萬平方米,均已經如期竣工入住,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感恩的名字——京苑小區。京苑小區內有敬老院、幼兒園、餐廳、商店、菜市場等方便快捷的配套公建,一期全部入住約1200人,二期入住400戶約1600人,其中90%以上是維族群眾。作為援疆工程,事關‘民生中的民生’,不僅僅是要考慮到人性化施工,更要嚴把質量關。進場伊始,項目部便第一時間建立了項目部、勞務隊、作業班組三級質量管理體系,將質量目標和責任落實到每個層級,確保做到現場管理無“真空”;并先后組織工人分階段開展了8次針對性突出的專項質量培訓活動;此外,項目部對質量層層把關,嚴格執行聯檢、互檢、交接檢制度和“樣板制”,上道工序不合格堅決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不留任何質量隱患。最終,該援建工程獲得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和建筑長城杯,而這一切都是在惡劣的自然因素和建筑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實現的,是北京建工四建援建將士“粗糧細作”結出的碩果。
據統計,在第七批北京市對口援疆工作中,北京建工集團在和田地區承建了28項援建工程,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分布于皮山縣、墨玉縣、和田市、和田縣、洛浦縣,在此次皮山6.5級地震中全部經受住了考驗,安然無恙,首都援疆工程真正成為了地震中的“放心房”。(供稿人 崔瑞清 王君 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