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ass日本少妇高潮pics-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再度升溫

  • 來源:
  • 點擊量:22,971
  • 發布時間:2011-04-22
  • 分享到:

  繼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后,近日國務院又正式批準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再度升溫。據了解,《規劃》獲批準后,福建省各級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在交通設施建設、能源開發、港口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及平潭綜合試驗區建設上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福建龍廈高速鐵路預計2011年10月全線貫通;廈漳跨海大橋正在加緊建設,預計2012年底通車;泉州樟井互通特大橋完成工程量過半;寧德、福清兩座大型核電站正在建設,三明核電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此外,福建省與央企項目合作洽談會簽約項目落實情況良好,截至2011年3月底已開工25項,總投資2569億元,開工率達45%,總體進度超前。

  第一季度高速公路完成建設投資近120億元

  今年第一季度,福建高速公路完成建設投資119.12億元,同比增長85.7%,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2.47%。其中,福州繞城西北段完成建設投資2.7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5%;莆永高速公路龍巖段完成投資11.81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33.7%;寧武高速公路(福建省與江西省交界地帶)完成建設投資16.06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7.2%。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設施的建設將成為推動福建跨越式發展的有利條件。

  新能源開發助力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

  為推動海峽西岸經濟跨越式發展,福建省加大風電資源利用力度,重點開發沿海地區風能資源,同時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集中建設風電場,力爭2012年底全省風電總裝機容量達120萬千瓦以上。

  清潔的風電,是福建省實施新能源戰略的亮點之一。除風能資源豐富外,福建還具有豐富的太陽能、生物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優質的硅礦資源,具備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

  目前,福建省新能源產業年產值已超300億元,初步形成了太陽能級硅材料、硅片、電池、組件、光伏應用產業鏈和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福建省生物能源產業已形成年產40萬噸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生物質氣化發電示范項目運行多年,生物沼氣在農村廣泛應用。另外,福建省實現風電裝機45.7萬千瓦。

  據介紹,福建省新能源產業將以年均增長38%的高速度發展。到2012年,福建省新能源產業產值將達1100億元,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性先導產業。

  利用地域優勢投資百億元建大型港口

  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表示,福建港口群發展對城市群、產業群將起到內拓外擴的作用。福建產業群、城市群、港口群發展的有效銜接與良性互動,將促進港口經濟發展,同時推動港口群與城市群聯動。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福建省經濟跨越式發展需要做大、做強港口群。福建省正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強力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廈門港、福州港、湄洲灣港等海峽西岸3大港口群建設步伐,以期港口群建設推動臨港產業集聚和港城聯動發展,擴大福建經濟發展空間。

  據了解,福建省將投資80億元推進大港口建設,力爭完成港航投資500億元,實現2015年全省港口吞吐量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500萬標箱的目標,建成3個吞吐量億噸的大港,將廈門港、湄洲灣港率先發展成為2億噸大港。

  目前,海峽西岸港口群逐漸形成,年吞吐能力已突破3億噸,廈門港步入億噸港行列。相關統計數字顯示,過去5年,福建港口開發勢頭強勁,完成投資超過1300億元,沿海港口年吞吐能力達3.2億噸,集裝箱年吞吐能力近1300萬標箱。到2010年底,福建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增加到3.27億噸。

  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比2010年翻一番

  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強調,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財富積累,而是要不斷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福建省將繼續集中財力做好惠民實事,加快以公共租賃住房為重點的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完成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

   2011年,福建省住房保障任務為25.01萬套(戶),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6.91萬套,新增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0.6萬戶,改造各類棚戶區7.5萬戶。

  據悉,2011年,福建省公共租賃住房建設任務為7萬套,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將結合實際,主要建設小戶型、功能齊全的公共租賃住房,解決城市“夾心層”的住房問題。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等城市將進一步增加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總量。

  投資2500億元建平潭綜合試驗區

  《規劃》中專門提出建設平潭綜合試驗區,并將平潭綜合試驗區建設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據介紹,平潭綜合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是將324平方公里的平潭主島分為中心商務區、港口經貿區、高新技術產業區、科技研發區、文化教育區、旅游休閑區等10個功能區域,實行組團推進、分時序開發,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空間開發格局。平潭綜合試驗區特色產業以對臺灣地區為重點,面向全世界招商引資,特別是注重引進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低耗環保的項目。

  “十二五”期間,平潭縣將投資2500億元,積極推進平潭綜合試驗區建設,將平潭縣建設成為新興濱海城市。

  據了解,平潭綜合試驗區2009年11月正式成立。經過幾年努力,試驗區內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建成,環島路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主干道、城際快車道等已經投入使用。(來源:《中華建筑報》)

 

 

×
關注中國建筑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