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建“中國第一高樓”、新技術首次應用、關愛農民工……企業有哪些動態引起社會注意?現在,只要鼠標輕輕一點,所有與中建一局有關的信息便會在第一時間全部顯示。近日,中建一局在中建股份公司系統內率先引進輿情監測機制,建立起由400余名輿情信息員和第三方專業力量組成的媒體網絡實時監控平臺,第一時間檢測全國主要網站、報紙、電臺、電視臺關于企業的報道,為及時了解掌握和妥善處理危機事件、樹立和維護好企業品牌形象提供依據。
早在2006年,中建一局就制定了危機事件管理辦法,要求各項目部制定危機事件處理預案。“近年來,隨著企業經營布局的調整和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分布范圍越來越廣,而且相當多的項目都遠離企業總部。同時,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情況下,信息在空間和時間上呈幾何速度傳播擴散。因此,做好輿情監測、有效控制新聞危機事件顯得尤為重要。”中建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輿情檢測的初衷,是為了處理好危機事件,維護企業形象。
“輿情信息監測及時,企業在危機公關方面就贏得了主動權。”中建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起輿情監測網絡后,在集團范圍內各項目部將做到負面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報告,集團公司可以及時啟動上下聯動應對機制,對廣泛引起關注的問題及時地做出回應,當負面事件發生時,提前介入,變被動為主動,為妥善為妥善處理危機事件提供第一手依據,同時該平臺將開放給集團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做到信息共享、共同應對。
根據橫向到底、縱向到邊、實時溝通的原則,中建一局集團還構建起覆蓋集團公司領導、相關部門和子分公司及其所屬項目的溝通平臺。工程項目經理和黨支部書記是危機事件處理報告和處理的第一責任人。“必要時對輿情監測信息員進行總公司和集團公司相關規定等方面的培訓,為履行職責提供必要的條件,定期的考核測評也將使我們的輿情監測工作更加規范、高效”。中建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輿情監測不僅可以更好地防控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和品牌形象的事件,還可以充分了解社會對于企業熱點信息和經營動態的反映,為企業品牌形象建設提供建議參考,從而為維護企業品牌形象更好地服務,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美譽度。(建筑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