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獲悉,房地產實施調控、人工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疊加,深圳市建筑施工企業面臨考驗。業內人士建議從治理拖欠工程款、建立行業準入機制等方面助企業脫困。
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近期對15家建筑施工企業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這些企業凈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盈利能力不足。
據了解,企業盈利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影響。深圳市上半年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積為123.4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7%,竣工面積的下降直接影響建筑施工企業。二是招投標項目僧多粥少,競爭激烈。一些施工企業為了獲取項目訂單,在激烈的競標中被迫壓低報價,企業的經營風險加大,合理利潤收窄。三是用工成本增加。據2012年第二季度調查數據,88個樣本工程項目共支出人工費22355.92萬元,同比上漲8.5%。其中,普通工人工資上漲8.9%,漲幅居三類人員之首。
另外,建設方不能按照施工進度支付款項,導致施工方必須墊付工人工資、材料和機械設備等費用;工程竣工后結算資金不到位等也嚴重影響了建筑企業的資金流。建筑施工企業由于自有資金不足而舉債經營的現象較為普遍,制約了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深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