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藏公路最危險路段之一的“14公里便道”上,三年后有望誕生西藏境內跨度最大的一座斜拉橋。大橋建成后,將使這一“瓶頸”路段通行難、危險系數高的現狀得到徹底改善。
最大斜拉橋名為迫龍溝特大橋,位于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是西藏對川藏公路“卡脖子”路段整治的重點工程之一。這一路段歷來是川藏公路的“險中之險”,素有“車過迫龍道,險處不許看”的說法。
作為川藏公路通麥至105道班公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迫龍溝特大橋工程目前已破土動工。大橋全長743米,為雙塔雙索面混合梁斜拉橋,總投資2億余元,抗震級別為9級,工期3年,由中鐵大橋局承建。
“橋墩建造是迫龍溝特大橋項目的難點之一。”中鐵大橋局迫龍溝特大橋工程項目經理劉榮介紹,由于大橋建設在崇山峻嶺、高山峽谷之間,且地質地貌結構復雜,加之施工作業面狹窄,在建設過程中還要確保道路正常通行等因素,這都增加了建設的難度系數。
劉榮說,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建設者將所有能預見的困難都進行了充分考慮,并且制定了詳細的應對方案。同時,調集了大量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項目建設,力爭將大橋建設成為川藏公路上標志性的建筑。 (建筑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