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市歷史保護建筑中心評審會上了解到,上海建工設計院會同相關單位針對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項目周邊的歷史保護建筑做了專項基坑施工保護方案,精心呵護老建筑。
據該院技術中心主任陳建蘭介紹,已經開建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項目基地內有6幢市級優秀歷史保護建筑,均為磚混結構,基礎邊線距離基坑邊線最近距離3.712米,給建筑保護帶來很大的難度,對基坑設計和施工提出了挑戰。為此,上海建工設計院結合歷史建筑分布情況、基坑形狀、挖深、施工組織情況,將基坑進行分區設計,同時增強圍護體及支撐剛度,并對保護建筑周邊坑內被動區土體進行加固。歷史保護建筑四周施打樹根樁進行隔離,同時針對基坑施工對周邊保護建筑的全過程影響進行數值模擬。施工保護措施主要考慮優選樁基施工順序、施工工藝控制土體的擾動和分區施工方案“時空效應”的原則,減少圍護體無支撐時的暴露時間。另外,針對施工全過程加強保護建筑的監測,以監測指導施工,確保歷史保護建筑在施工中不受任何影響。(建筑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