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10名農民工在區住房城鄉建設局的幫助下,討回了被拖欠的6萬元工資,特地為該局送來了感謝錦旗。這是該局提升服務效能、采取“馬上就辦”服務模式,受到群眾歡迎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該局結合工作實際,采取“馬上就辦”服務模式,不斷推進審批優化服務工作,全面提升了行政審批效能。
整合職能,規范流程職責。該局不斷探索完善行政審批和各類管理事項的辦理機制,將涉及住房城鄉建設的22項審批服務事項分為城鄉規劃、工程管理、建設規費征繳3類,其中分階段審批服務事項13項、當場辦結事項9項,通過實行分類管理,明確審批服務責任,為推進審批優化服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類管理,強化服務措施。該局結合工作實際,將各項目按輕重緩急程度分為區重點項目、民生公益項目、政府投資一般項目和社會投資項目4類,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一般事按規定快辦”的原則,分類精簡資料、壓縮時限,力求各項工作做到“馬上就辦”。一是壓縮辦理時限。對符合條件的區重點項目和民生公益項目,立即組織人員辦理;不符合條件的項目,由責任單位出具書面補充資料承諾書后,按規定程序辦理。二是精簡申報資料。對辦理建設工程檔案合格證的申報資料進行清理,通過刪減、后置處理等方式提升審批效能。三是緩繳建設規費。為緩解項目前期資金壓力,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建設規費實行緩繳政策,項目責任單位在簽訂緩繳協議后可先行辦理相關手續,待資金到位后再繳納建設規費。四是開通“綠色通道”。為重點項目招標開通“綠色通道”,這類項目在辦理工程立項證明、工程規劃方案證明和施工圖審查證明后即可申請招標,招標公告備案與招標文件備案可并聯進行。
完善機制,優化服務抓落實。一是推進手續代辦機制。按照“自愿委托、無償代理、限時辦結、全程監督”的原則,為各類項目提供手續代辦服務。二是推行預約服務和延時服務機制。在節假日、休息日等非工作日或工作日非工作時間,為各類項目提供全面的預約服務和延時服務,變被動服務、限時服務為主動服務、隨時服務。三是推行上門服務機制。為重點項目及民生公益項目提供上門服務,主動到項目現場與項目責任單位對接,就手續辦理工作進行交底,為項目單位提供咨詢、指導、受理、審查等服務,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當場辦理有關手續。(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