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百余項部級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的上海建工集團,科技創新助推持續發展,去年營業規模和新簽合同額雙超1200億元,連續第12年實現兩位數增速。4月10日宣告成立上海建工集團工程研究總院。
上海建工集團堅持科技創新占領高端建筑市場。該集團堅持“鞏固一批、突破一批、儲備一批”的科技發展方針,在順應建筑施工的高科技發展趨勢、發揮科技進步的領先優勢、能帶動拓展新的發展領域等方面,結合承建重大工程的難題開展科技攻關和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并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與走市場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率,實現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應用技術領域的突破,從而確立了在全國超高層和標志性建筑專業施工、項目總承包方面的領先地位和市場品牌。還擁有1個國家級和14個上海市級技術中心、3個上海市級工程技術研發平臺、9個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中,該集團榮獲“上海市創新型企業”稱號。此次成立的集團工程研究總院,內設工程裝備研究所、施工控制研究所、信息化技術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地下工程研究所、標準規范研究所、綠色建造研究所、工程設計咨詢研究所、木結構工程研究所、工程檢測實驗中心等研發機構以及產業化機構。
該集團推進科技創新的又一大特點是充分發揮技術集成的綜合優勢。如該集團在鐵路南站工程大型地下空間的開發中,通過對地下空間施工技術與工藝的集成應用,成功開發出相當于4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地下空間,成為上海超大規模地下空間開發的典范等。
推進科技創新的另一大特點是帶動拓展新的發展領域。如該集團在上海大規模展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實施以科技為先導的產業結構調整戰略,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先后對大型斜拉索橋梁、地鐵、高架、磁浮等工程關鍵施工技術、工藝進行聯合攻關。結果,在全國性的招標中,先后中標承建了一大批重量級工程,從而確立了該集團在建造大型斜拉橋、懸索橋、鋼拱橋、地鐵和磁浮工程等施工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在建好工程的同時,帶出了一支建世界一流大橋、地鐵、高架和磁浮工程的隊伍,使集團從承建工業、民用建筑和單一結構安裝、基礎施工等傳統業務轉向大型建筑和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等土木工程領域的工程總承包。(建筑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