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海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出臺了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管理辦法、工程建設項目變更管理辦法、工程建設項目標后巡查制度,并向局機關干部、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通報和解釋。大家反映,這3個規章制度風險找得準、措施下得實,如3把“鎖”,確保標后工程建設項目不出事。
為進一步規范各類工程的建設行為,加強工程建設項目的標后管理,確保依法建設、誠信履約,有效遏制轉包、違法分包、掛靠等違法行為的發生,使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廉潔工程,海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今年3月專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建設工程管理領導小組。通過認真梳理和總結以往經驗教訓,他們進一步預見和判斷出工程建設中廉政風險的環節和現象,認為建設工程標后的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借資質掛靠、擅自變更、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等行為是滋生腐敗的溫床,表現形式往往是權錢交易或權權交易。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這種風險,努力做到“沒有問題早防范、有了問題早發現、一般問題早糾正、嚴重問題早查處”,對全系統黨員干部的保護、監管措施落實到實處,該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系統實際制訂了這3項規章制度。
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管理辦法重點強化了對合同訂立、施工分包、項目負責人、施工現場、工程變更、資金使用和竣工結算6個方面的監管。工程建設項目變更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工程設計變更、材料與設備的換用、工程量和費用增減、工程質量標準的改變及其他涉及造價的變更,暫定材料、新型材料價格的簽證,由施工方以外原因引起的涉及工程費用變化的施工組織設計變更和其他變更,應如實填報審批表,由相關單位簽署意見后,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審批權限報批。為此,在海門市紀檢部門的支持下,組織了由建設單位、紀檢監察、專項工程建設領導等組成的聯動審批機構和運行機制。對項目變更未按審批權限的程序報批或未及時報批的,將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責任,其損失由負責人承擔,違反法律、法規的,將依法予以查處。
為進一步強化對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的監管,海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成立了工程建設項目標后監管巡查組,由局派駐紀檢組組長擔任組長,局紀檢、法制、財務等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分別對本系統內的市政路橋、綠化、路燈、弱電管線、安置房建設等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巡查。重點巡查合同管理、施工監理、工程變更、物資采購、資金管理、竣工驗收6個方面情況,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巡查活動,對巡查發現的一般問題督促整改,嚴重違法違規的移送相關職能部門處理,對負有監管責任的部門及人員實施責任追究。(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