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黑龍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確保按期完成國家下達的建設任務,黑龍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于5月底組成15個督察組對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督察。從督察情況看,呈現出準備充分、強勢推進的良好局面,大部分市 地 、縣 市 和系統完成或超額完成了階段性任務目標,為完成全年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5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項目開工89523套,開工率34.4% 其中,保障性住房開工19616套,開工率48.44%;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69907套,開工率31.82% 。為了圓滿地完成下一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黑龍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楊占報對下一步工作提出7點要求:
一是合理把握建設節奏。按照科學施工要求,統籌掌控資金投入額度、工期進度和推進力度。采取“抽肥補瘦”、優質地塊反補、先建后拆、異地安置、多點安置、原地拆建與集中建設、配建與反配建相結合等改造建設模式,在做好各項前期工作基礎上,科學安排建設時序,搶開工、保進度、保竣工,確保10月底前開工率達到100%;結轉項目力爭8月底完成大部分主體工程、10月中旬竣工80%、12月底前竣工30萬套。繼續實施巡查、通報、約談、問責制度,加強服務指導和督促檢查,絕不能盲目搶工期影響質量安全。
二是抓好資金籌措和落實。繼續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最大限度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積極落實資金籌集方案,發揮財政投入、融資貸款、市場化運作和政策運用的能力,積極引導企業、個人和其他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積極搭建“政銀企”融資平臺,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或理財產品廣泛融資。最大限度地落實財政配套資金、土地出讓金凈收益的10%以上、住房公積金增值凈收益的100%和地方財力超收部分主要用于保障房建設的政策規定。公積金試點城市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放大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金使用管理,保障工程進度所需資金,堅決防止截留、擠占和挪用。
三是積極破解征收拆遷難題。堅持和諧、陽光、依法征拆,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細化安置補償政策,規范征收拆遷行為,嚴格信息公開制度,實現征收拆遷和入住新居的有序銜接。積極協調法院的配合,縮短依法征收時限,為項目早開工創造條件。謀劃啟動明年項目征收拆遷工作,爭取明年的項目計劃在今年啟動實施,做好征收拆遷儲備。
四是控制好設計、質量和安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對10萬平方米以上保障性住房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審查;率先在哈爾濱等有條件市縣的保障房項目中推行綠色建筑標準;繼續開展棚改示范項目和最優最差規劃設計評比活動;全面推行項目法人、設計、施工、監理終身負責制和永久性標牌制度,加大檢查力度,不斷提高工程質量。
五是完善項目手續和配套設施。新開工項目要抓緊辦理立項、征收、規劃、土地、施工等相關手續;已經入住的竣工項目必須辦理消防驗收、竣工備案手續;既要注重進度,又要合法合規。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堅持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的原則,落實責任單位,限期開工建設,努力做到保障房項目小區道路、供水、供氣、供熱、綠化與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相配套,盡快建成投入使用。
六是加強公平分配和后續管理。進一步健全準入退出、部門聯審聯查、信息共享機制,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開竣工日期、房源套數位置、住房保障對象等在網站和媒體公開,主動接受各方面監督。明晰各類保障房產權,項目竣工1年內要辦理完確權手續。竣工后要在半年內分配入住,防止房屋閑置,提高使用效率。加強保障房物業管理,鼓勵支持資質高、信譽好的物業企業進駐保障房小區,實施專業化物業管理;對低保、低收入群體集中的小區,可實行自治管理,確保群眾住得放心、舒心。
七是做好相關基礎性工作。科學編制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項目庫。加強基礎數據統計上報工作,按照規定的統計口徑,詳實準確填報,對虛報、假報等行為,核減國家和省補助資金,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并且通報批評直至追究責任。加快保障房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力爭8月底前全省聯網,實現實時動態管理。(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