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廣西14個設區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績。筆者日前從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了解到,廣西所有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包括市政道路、公共交通設施、醫院、廣場、公園等)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100%;既有建筑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改造正在逐步實施。
廣西各設區市2013年結合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人行道改造工程,對城區主次道路無障礙行進和提示盲道進行了新建或維修。各設區市對所轄公共建筑、居住小區的出入口均進行了坡化處理,并安裝了樓梯扶手和防滑銅條,在顯著醒目位置設置了無障礙標志牌;窗口單位設置了低位服務臺、低位窗口和無障礙廁所。
南寧市對近30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購置了10輛無障礙公共汽車投入公交線路運營,還優先安排解決了290戶殘疾人家庭住房問題;桂林市對331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對殘疾人家庭平均每戶補貼4400元,共投入資金145.55萬元。
此外,廣西大力推進廣場無障礙設施建設和加強無障礙設施的日常維護,要求各設區市對新建廣場無障礙設施建設及既有廣場無障礙設施改造中,必須建有盲道、出入口坡化、設置無障礙標識牌、流動公廁(男女廁所各建設了一間殘疾間,同時增建了連接公廁的盲道),保證殘疾人、老人、兒童等市民在參與社會活動時,能夠自主、安全、方便地使用、通行。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自治區工信委、自治區民政廳、自治區殘聯及自治區老齡委等四廳局委辦去年聯合下發了《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開展創建無障礙環境市縣工作的通知》,對全區14個設區市、縣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出了具體目標: 各地在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建設項目,含市政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設施、福利及特殊服務建筑、公共停車場(庫)、居住小區、居住建筑、信息交流、鄉鎮和村莊環境等無障礙建設中,做到無障礙環境建設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覆蓋,并將無障礙建設納入既有建筑改造范圍。
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標準定額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從設計和施工圖審查入手,強化源頭監督,同時抓好施工、竣工驗收各環節動態監管,切實保障無障礙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
2014年,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擬牽頭會同自治區民政廳、自治區殘聯及自治區老齡辦組成調研組,對我區各設區市開展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工作摸底調研,進一步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制度和工作機制,以組織開展創建全國“十二五”無障礙環境市、縣活動為載體,全面推進我區無障礙建設。(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