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一批PPP(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戰略合作項目的集中簽約為標志,重慶市在全國省級地方政府中率先將PPP投融資模式改革推進到實施階段。此次集中簽約項目涉及交通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土地整治等共10個項目,資產總額達1018億元。
當天,重慶市政府與中鐵建、港鐵等企業現場簽訂兩個合作備忘錄和8個項目,簽約項目涉及六個領域,除傳統的高速公路、市政供水、垃圾處理、港口領域,還包括軌道交通、市郊鐵路、土地整治開發等新領域。具體簽約項目包括高速公路,軌道交通,西環線北碚至合川段、璧山至銅梁段、大渡口跳蹬至江津段三條市郊鐵路,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第四垃圾焚燒發電廠、寸灘水廠等市政公共設施,果園港件貨散伙及鐵路作業區,釣魚嘴南部片區土地整治等。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簽約儀式上表示,PPP改革對經濟發展至少有五個方面好處。一是由于社會資本進入,會使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投資加快。二是這種加快的過程,不僅不會增加政府債務余額,還會適度減少政府債務。三是由于市場起作用,社會法人在起作用,公共設施、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可能會更高。四是擴大外資、民營企業、社會資本活動范圍,推動國有企業進入混合所有制,進行體制改造。五是可使政府財政資金用于最需要政府出錢的服務領域,改善公共服務。
黃奇帆介紹,這次簽約的項目有幾個特點:一是體量大。雖然只有十個項目,但資產規模上千億。二是它既有存量,又有增量。三是涉及面比較寬。有高速公路、地鐵、城際鐵路、污水、自來水、垃圾焚燒,也有港口等各種類型的項目。四是社會投資者的來源比較廣泛。此次與重慶政府合作的重點企業包括央企、港資外資企業,以及融入民營資本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高速公路方面,重慶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2200多公里,中國鐵建投資有限公司將與重慶合作,在已建成的公路中選擇約500公里線路經營。軌道交通項目,重慶現已建成通車里程170多公里,今年內將達到200公里,在建線路170多公里,香港鐵路公司計劃選擇部分線路與重慶合作。此外,土地整治項目的合作雙方為重慶地產集團與基金公司,而市郊鐵路項目將通過重慶軌道交通集團與多方組建合資公司負責項目建設運營。
“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采取PPP的同時,還有助于深化國企改革,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黃奇帆表示,除此之外,重大項目采用PPP模式還能保證重慶不會因為加快投資而增加政府性債務。
在簽約現場,黃奇帆還指出,推進PPP改革要把握好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公共利益最大化、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證社會投資者有合理收益五大原則。同時,要防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讓政府背上高息債務,利用公共服務的自然壟斷亂收費,操作不陽光導致灰色交易等風險。(建筑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