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大廈節節攀升,既得益于公司強大的科研實力與生產組織能力,同時也與一只一只素質過硬、具有鐵軍氣勢的優秀團隊密不可分。這只隊伍由公司下屬西青站、技術中心、外加劑廠的優秀骨干員工組成,包括技術攻關小組、站內質量控制小組和現場服務小組。
技術攻關小組
為配制出具有最優性能的117大廈超高層泵送混凝土,117服務團隊特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小組由公司技術中心人員、外加劑廠專家組成。每周一技術科將最新進場的各種原材料取樣備用,每周三技術中心牽頭,外加劑廠人員、站點技術人員參與,三方一起對117大廈所用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配驗證,根據環境氣溫條件以及砂石原材料品質變化對專用外加劑配方進行調整,通過對保坍、高減水、普通減水三種母液的準確調配以及緩凝、增稠引氣、消泡等組分的合理使用,確?;炷?小時坍落度不損失、不負增長,最終確定主塔樓下次生產的基準配合比,并形成確認記錄。技術攻關小組的每位成員做到了配比調整精細到位,外加劑配方調整有理有據。在技術攻關小組的努力下,目前主塔樓C30、C60混凝土做到了出機3小時坍落度無損失、不增長,無泵送坍落度損失,出泵混凝土石子浮在砂漿上,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在不斷提高。
站內質量控制組
為把控進場原材料質量,控制混凝土質量穩定,確保混凝土施工過程順利,公司所屬的西青站成立質量控制小組,該小組隊伍龐大,有材料負責、生產負責、技術負責,有質檢員、實驗員。一方面,質檢員對117專用原材料進場進行嚴格把關,不管黑夜白天,不管刮風下雨,均有專人負責驗收,每車必爬,每車必看,對于出現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堅決不予以進場。另一方面,當班材料員也會指導鏟車合理堆放原材料,避免混堆現象,確保了生產原材料均勻穩定。“117開盤了!”簡單的幾個字通過對講機從調度室傳到各個崗位,隨后各項工作井然有序,站總工、技術科長、技術中心、外加劑廠、質檢員、客服專員等117服務團隊成員3分鐘內全部集中至攪拌樓前,參與開盤鑒定,并對出站混凝土做質量檢測。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晚上11點還是凌晨4點,只要117主塔樓開盤,就會出現上述場景。此外半小時一次料場巡檢,每班兩次砂含水檢測,每5車取樣觀察一次混凝土狀態,兩次鏟車上料交底,每天的設備巡檢,最新原材料及時檢測并有效傳遞至質檢員等等規定動作都力行不輟。只要將每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并且持之以恒的堅持,就是能力的體現。正是有了質量控制組每位成員盡心盡責,精益求精的質量管控,才讓117大廈穩步攀高。
現場服務小組
混凝土屬于半成品,過程產品重在過程控制,如果說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和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都已經做到極致,那么現場服務小組就是為混凝土泵送做最后的把關。現場服務小組由總調度、技術服務人員、客服人員、數據采集人員組成?,F場每車混凝土入泵前都經過現場質檢員的檢測,由質檢員判定混凝土的可泵性,決定是否進行泵送?,F場檢測結果和異常情況均及時反饋給站內質檢員,站內質檢員則迅速根據前方反饋情況及時作出調整?,F場客服人員記錄每車澆筑時間和泵壓情況,及時反饋前方施工情況,站內合理控制發車速度,確?,F場不壓車、不斷料。此外,現場質檢員和客服人員在施工期間均實行無間隙現場交接班制度,確保做好每車混凝土的數據檢測、記錄與調整。數據采集人員每次施工會檢測入泵前和出泵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通過對比混凝土試配、出站檢測、入泵檢測和出泵檢測數據,對本次混凝土進行整體的評價。并通過進行全過程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總結,指導接下來混凝土配合比的調整和外加劑配方調整,真正做到持續改進、持續完善??梢哉f,正是有了現場服務小組對混凝土嚴格的質量把關和供應把關才讓117大廈的每一次施工得以順利進行。117服務團隊,它不是一個人。但它只有一張名片——中建商砼鐵軍!現在它已經整裝待發,帶著昂揚的斗志和滿滿的激情,吹響沖鋒的號角。
2014年10月8日開始,117主塔樓剪力墻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出現少量泌漿現象,混凝土黏度增大,泵壓增高。緊接著C30組合板混凝土也出現和易性異常,混凝土體系中不穩定氣泡較多,泵送過程中泵壓上升明顯,出泵混凝土有泌水跑漿現象。此時,117主塔樓第91層剪力墻施工在即,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不及時調整,目前混凝土的和易性無法滿足施工要求。針對此問題,中建商砼天津公司即刻組織下屬的西青站、天津外加劑廠、技術中心進行技術研究與攻關。經過幾天試配調整驗證,通過大量對比試驗,發現當下進場水泥和前期進場水泥存在細微差異,水泥變化導致與減水劑適應性存在問題。公司第一時間通知水泥廠家查找原因并進行整改,西青站立即著手組織空罐,更換新水泥,并對后續每車進場水泥進行適應性檢測,確保質量合格后充罐。經過一系列措施,終于化險為夷。
10月17日,117主塔樓核心筒第92層如期澆筑,期間巨型柱、61層組合樓板陸續開始施工。高強度、高密度的施工,考驗著117服務團隊的每一個人。公司加強生產組織,保證質量平穩,整個服務團隊120余人全部宵衣旰食。當現場數據采集人員在450米的樓頂通過微信向大家發出“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出泵擴展度650mm、倒桶1.7秒”的訊號時,所有人懸著的心終于放下——這個團隊又一次憑著協作和拼搏取得了勝利!
以前,我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要為這個項目組建一直專項服務團隊?現在,我有了答案。團隊可以戰勝個人無法戰勝的困難,組建 117服務團隊就是為了實現“上得去、零堵管”這一共同目標。團隊組建,相互溝通、鼓勵,共同學習、探索提高,在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變成了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供稿人 姜興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