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江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認真貫徹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規劃為龍頭,堅持新區和老區并舉,堅持生態與文化并行,堅持地上與地下并進,堅持建設和管理并重,并明確了2015年重點抓好的6項工作。
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抓緊出臺鼓勵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具體辦法,確保貨幣安置比例不低于30%。堅決克服和糾正城中村改造以宅基地置換、農民自拆自建的征遷補償安置方式,把棚改項目建成精品工程。保障房建設要在“以購代建”、“以租代建”上下功夫,在配套設施建設、質量安全、分配入住等方面下功夫,在開展社會資本參與保障房建設上下功夫,在積極穩妥推進共有產權建設模式上下功夫。
促進房地產業、建筑業健康發展。加快房產跨界發展,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旅游經濟。提高物業管理水平,管好用好維修基金,抓好無物業小區的改造管理工作。引導非公有制建筑企業由家族式向現代企業轉型,提高產業的集聚度。鼓勵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打造建筑產業園區或總部基地,繼續調度扶持100家骨干企業,支持指導企業晉升特級資質和上市。鼓勵和支持本土建筑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政府投資公益性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全年新增綠色建筑600萬平方米以上。
加強城鄉規劃和城市設計工作。加強專項規劃和村莊規劃工作,抓好農民建房管理和風貌管控。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和“多規合一”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規劃批后監管,完善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和評估制度,充分發揮督察員的作用。今年全省設區市中心城區將開展城市設計試點工作,縣城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試點,將城市設計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土地出讓條件。城市的重點區域地段開展城市設計,主要街區開展特色風貌專項城市設計,城市節點、街道、標志性建筑等開展特色景觀設計。
著力提高建筑質量。城市建筑設計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對有文物價值或歷史記憶的傳統建筑、古街古巷古村落、遺址遺跡遺存不能一拆了之。深入推進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構建市場誠信體系,建立黑名單制度。推進信息監管平臺建設。
抓好地下管網建設和污水垃圾處理工作。采取PPP模式,鼓勵一批大企業、名企業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加快地下管網信息化建設,加強老舊破損管網的改造,降低管網漏損率。做到污水管網建設和雨污分流改造同步推進,新城區同步建設,老城區逐步改造。推進污水處理向鎮村延伸。扎實開展農村生活垃圾五年專項治理行動。
提升城市科學管理水平。把建設潔凈城市作為首要任務,在全省開展城市市容市貌專項整治活動,重點解決“臟”的問題。下力氣治理違法建設,開展“拆臨拆違”活動。大力推進環衛保潔、市政基礎設施特許經營等市場化、社會化管理,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實現從“花錢養人”向“花錢購買服務”轉變。加快數字化城管建設,力爭2015年全省縣(市)全覆蓋。(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