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建八建集團承建的南宮山大酒店摘得2014年陜西省綠色建筑節能減排達標競賽優勝工程金獎,標志著該企業在綠色施工方面取得新突破。此前,他們承建遍布在陜西7個市的14個縣(區)工程項目,先后有4項獲得陜西省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2項入選國家級綠色施工示范工程、25項入選省級綠色施工示范工程、4項入選市級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作為陜西大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陜建八建集團積極發揮國企示范引領作用,近年來在施工中大力推行綠色施工,最大程度地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減少資源與能源的消耗,努力打造建筑節能環保工程。他們圍繞“綠色施工”的標準,加強綠色施工知識的宣貫和培訓,率先在企業內部制定了《文明工地、綠色施工文件資料匯編》、《工地現場文明施工、綠色施工標準化管理手冊》和《工程項目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獎罰辦法(試行)》,建立了集團、公司、項目部三級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凡陜建八建集團承建的工程項目,不分地域、項目大小,都必須嚴格按照綠色施工標準進行施工,明確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負責人。集團相關職能部門,每季度對所有在建項目綠色施工從環境保護、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土地資源保護五個重要考核評價指標,即“四節一環保”進行一次檢查、考核、評比,獎罰分明。項目部也將考核評價指標分解到班組,從而形成了自上而下、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綠色施工人人有責的工作特色。
工地上硬化少了,綠化多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現場有人定期散水清掃,工程車輛先“沖澡”再出門,廢水、雨水處理后,洗車、澆花、養護混凝土循環利用。鋼筋棚里下腳料短鋼筋,用來制作拉筋、馬鐙等,提高鋼筋的使用率。工地上采用太陽能照明系統、太陽能熱水器等節能、節電、節水器具。這一切悄然已成為陜建八建集團施工管理的 “新常態”。
與此同時,陜建八建集團還在項目上大力推廣現場使用工具式、定型化、標準化、可移動和周轉的施工設施和裝備,工地上的臨時用房、防護圍欄、配電箱、木工棚、鋼筋棚等都基本達到了可移動、可周轉使用,提高了重復利用率。
開展綠色施工,不僅降低了工程成本,增長了項目管理效益,還促進了企業自身施工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有效地保護了環境。(供稿人 解黨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