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北京市第一個“第5空間”樣板間在緊鄰房山區政府的府前廣場一角亮相。由國家旅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北京環衛集團‘第5空間’建設與服務標準發布儀式”同樣在此召開。國家旅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北京市政府等領導出席。
作為“第五空間”工程的承建方,北京建工集團副總經理蘭慧賓、四建公司副總經理鄧文海也在儀式當天到達現場,并參觀了“第5空間”的主體及配套設施,該工程的負責人、四建公司項目經理賈向輝帶領項目部員工,在現場拉起書寫著“北京建工四建助力北京環衛集團打造城市‘第五空間’”字樣的橫幅,成為儀式上一道別致風景。
據悉,“第5空間”的建設,是北京環衛集團為推動現代廁所文明而建設的集現代科技、基本公共服務、景觀建筑于一體的新公共空間,是繼家庭空間、工作空間、社交空間、虛擬空間之后的新空間。其意義在于推動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創造就業、改善民生,以實現建設美麗城市、宜居家園的目標。
本次儀式上的亮相的“第5空間”,是四建公司為北京市建成的第一個“全功能集成”的一流現代化公廁。公廁建筑面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走近這棟新潮的公廁,還未進門,你就能看到右側新式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及一臺ATM提款機,左側,在垃圾分類回收桶的旁邊,“京環智能回收機”可以幫助你將飲料瓶、廢舊紙張轉換成話費或電子優惠券,簡單到只需掃一掃機器提供的條形碼即可。
建筑的內部已安裝空調,供暖設備齊全,整潔的白色瓷磚在LED節能燈的映襯下光鮮亮麗,頭頂是鋼結構的支架頂棚,配上裝飾用的花草,體現了“生態空間”的主題。進門右轉,便是“綜合服務區”及“電子終端”區,內有自動售賣機、公用電話、查詢繳費機,同時提供免費WIFI服務。這里除男女廁以外,還設立了第三廁所,有專門設備為殘障人士及幼兒提供服務,所有的便池還設有一臺多媒體顯示屏,充滿人性化的設置讓人耳目一新。整個建筑的設計及承載功能,真正體現了“文明、衛生、方便、適用、節能、環保”的理念。此外,公廁還配建了環衛工人休息間和淋浴室,休息間內溫暖舒適,一張床,幾把椅子,電腦空調等設備一應俱全,專門為保潔人員以及周邊環衛工人提供休息的場所。以前環衛工人飲水難、吃飯難、休息難、淋浴難的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
儀式現場,國家旅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領導接受了多家媒體采訪,針對北京市“第5空間”建設的意義及影響,向記者談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很期待“第5空間”在今后能夠得到快速的推廣和應用。而這樣一個外觀新穎、時尚新潮的藍灰色建筑周圍當然也聚集了許多群眾,他們有的拿出手機拍照忙著分享朋友圈,有的跟隨講解員詳細了解其具體功能。我們項目部的員工也沒閑著,四建項目經理賈向輝正和員工一起為一扇窗戶貼保護膜。據賈經理介紹,這一工程從10月中旬進場到現在竣工交驗、從土建施工到裝飾裝修完畢,整個過程僅僅耗時30天,在北京的人都知道,這30天里北京陰雨連連,真正的晴天只有4天,在場施工及指揮人員為搶工期想盡各種辦法,加班加點已是常態。而“第5空間”的“高端”并不僅僅體現在其表面上可提供的資源回收、繳納水電費等電子終端功能。真正強大的是公廁的全新技術標準。負壓真空排水、廢水循環處理、資源化再利用等先進技術,在提升“第五空間”科技水平同時,也給施工帶來一定挑戰。
如此小規模、技術高集成的建筑,其地下施工的精細程度可想而知。在建筑設計標準方面,該工程按照國際綠色建筑LEED標準,從建筑各方面我們都可以體會到生態、節能、環保、低碳等可持續的設計理念。以人性化為主的空間優化設計、以服務性為主的“一站式”綜合布局,都體現了工程設計及建設方的良苦用心。
至此我們已經知道,全新的“第5空間”和以往僅僅能夠提供“解決內急”功能的公廁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據環衛集團介紹,今后,類似的“第五空間”將在北京的房山、通州、順義、平谷等地區逐步推廣,最終將實現城鄉全覆蓋。而作為今天亮相工程的建設方,北京建工四建也將積累相關公共設施的建設經驗,密切配合北京市政府及北京環衛集團,爭取為公眾帶來更多、更好、更方便的公共建筑設施。(供稿人 李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