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根據2016年7月印發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專項督查的通知》(建規[2016]642號),我部組織32個督查組于去年11至12月,分別對32個省(區、市)開展了全國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專項督查。現摘選督查報告供各地參考,交流工作經驗和做法。以下是第十五督查組對福建省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
一、工作部署情況
福建省高度重視違法建設治理工作,201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即印發《關于開展“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的意見》(閩委辦發[2014]7號),在全省開展“兩違”(違法占地、違法建設)綜合治理三年專項行動。通過綜合治理,“兩違”蔓延勢頭得到全面遏制,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累計摸底違建面積1.51億平方米,拆除“兩違”面積1.31億平方米。
福建省按照部里開展建成區違法建設治理工作的部署,省治違辦先后下發《關于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和《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五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全省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治理工作目標、工作原則、工作要求、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要求制定地級市及縣級市貫徹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原則和要求,合理安排工作進度,穩妥推進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治理。
目前,福建省各設市城市均結合轄區實際制定了具體五年行動實施方案,并按要求開展建成區全覆蓋的違法建設摸排清查工作,建立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臺賬。
二、組織建設情況
(一)機構建設。2014年,福建省即成立了由分管省領導為組長,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民宗廳、公安廳、財政廳、國土廳、住建廳、工商局、信訪局、法制辦、電力公司為成員單位的省“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住建廳,由廳主要領導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廳長兼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抽調專門力量,負責“兩違”綜合治理的日常工作。各城市均按要求成立治違組織領導機構和日常辦事機構,以“一把手”工程來抓治違工作。福州市成立了“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辦公室配備專門人員,撥付專項工作資金,安排專門辦公場所;泉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與各市(縣、區)主要領導簽訂《目標任務責任書》,將治違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工作。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相關部門以及鄉鎮(街道)共同實施的“兩違”綜合治理工作體系不斷健全完善,條塊結合、各司其責、協同治理、聯動執法的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二)制度建設。福建省自“兩違”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從加大巡查發現力度、加強治理協作聯動、加快有效疏導、構建常態長效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常態化長效機制,出臺“兩違”認定標準及分類處置辦法、規范投訴舉報辦理、“兩違”面積計算、檔案管理等20多份規范性文件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正在開展《福建省違法建筑查處條例》地方立法。福州市出臺了《市城區“兩違”查處規程》、《關于進一步強化責任做好新增“兩違”整治工作的通知》。泉州市下發了《關于禁止非法占地、違法建設的實施意見》、《違法占地、違法建設認定及分類處置的指導意見》等。
(三)監督檢查及考核評價。福建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督查考評工作機制,形成省里每半年、各設區市每季度以及各縣(市、區)每月組織一次的綜合督查與專項督查結合的工作機制,并不定期對摸底和拆違數據實行重點抽查、實地核實。還建立了省治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別掛鉤聯系設區市制度,實行點對點調研督導。福州、泉州均將“兩違”綜合治理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評內容;泉州市加大檢查考評通報力度及時掌握月、季工作推進情況,并與年度績效考評掛鉤。
三、新增違法建設情況
福建省堅持“早宣傳、早發現、早制止、早拆除”,持續嚴控“兩違”行為,對新增“兩違”行為做到“零容忍”,實行“露頭就打、出土就拆”,基本做到了違法建設“零增長”。
(一)多種形式發現。各地強化網格巡查,將巡查區域網格化管理,合理劃分片區,明確責任主體、責任片區、巡查時段、巡查重點及相應的具體措施,將職責細化落實到部門、鄉鎮、村(居)委會,落實到人。同時利用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手機執法等新技術加大主動發現力度,開通省、市、縣、鎮四級投訴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實施舉報獎勵制度,形成主動發現違法建設的天羅地網。
(二)強力拆除違建。年初省里就將年度拆違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各地。2014年以來,福建省統一組織了開展“百日攻堅”、“百日會戰”行動,治理違法占用耕地、影響公共安全和重點項目建設、嚴重影響城鄉規劃、交通干線兩側的違建“四重點”,對黨員干部的違建、安全隱患大的違建、影響“三邊三節點”(即:山邊、路邊、水邊、城市中心節點、市民活動節點、交通樞紐節點)整治的違建、頂風突擊的新違建、妨礙重點項目建設的違建、社會影響惡劣的違建實施“六先拆”。各地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主題拆違、集中拆違,突出重點,成效顯著,助推城鄉環境改善。福州市結合重大項目“抓征遷、促落實”百日攻堅行動,加強對各個項目用地的巡查力度,嚴查博賠搶建行為;泉州市圍繞“五個泉州”建設,開展海絲申遺點周邊整治等主題拆違行動。
(三)實施快速查處。各地全面梳理涉及國土、規劃、建設、城管執法、環保、安全、消防、工商、供水、供電等方面法律法規,強化部門聯動,形成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的快速查處和倒逼機制。福州市出臺《城區“兩違”查處規程》對發現的在建“兩違”規范實施快速查處程序。
四、現狀違法建設情況
(一)建成區現狀總規模。經各城市初步調查摸底,福建省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為2541.03平方公里,違法建設建筑面積1010.97萬平方米。各設市城市均建立了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臺賬,全面掌握歷史違法建設的實施主體、發生時間、位置、面積等情況,對存量違法建設進行了分類,為下一步違法建設查處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治理工作進展情況。2016年1月至10月底,福建省設市城市建成區查處新增違法建設建筑面積204萬平方米,查處存量違法建設建筑面積764萬平方米。
五、好的做法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組織領導得力。福建省高度重視違法建設整治工作,2014年即由省委省政府統籌部署開展“兩違”綜合治理三年專項行動,下發了《關于開展“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的意見》(閩委辦發﹝2014﹞7號),并成立了副省長任組長、省直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省“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2014年起連續三年,每年由省政府召開全省“兩違”綜合治理現場會。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進下,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得到各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均成立了“兩違”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進了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兩年來累計拆除“兩違”1.31億平方米,有效遏制了違建蔓延的勢頭。
(二)拆建并舉,提升城市品質。在福建省治違辦的統籌布置下,部分城市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違法建設認定及分類處置、村民建房管理辦法等政策,對存量違法建設進行分類處理,有效疏導了居民建房需求,即解決了歷史遺留的問題,又促進社會和諧。福州市鼓樓區將處置類別細化為強制拆除、結合工程項目建設統一拆除、限期自拆、暫緩拆除等6大類24項,將拆違工作與歷史文化保護、景觀改造、宜居建設、市政設施項目建設等結合起來,拆后騰出的土地35%用于公共停車場、消防通道、休閑公園、文化活動中心、景觀改造等項目建設,10%作為綠化帶、街頭小景觀、小綠地建設,55%作為展示“無違建”創建成果、弘揚“三山”文化、歷史風貌的重要陣地,拆后騰出的土地全部實現還地于民、還地于公共服務,打造了軍門社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等一批違法建設治理工作的樣板街區,使群眾感受到拆違的實際成效,增加拆違的“向心力”。
(三)搭建信息化平臺,工作推動有序。福建省治違辦開發啟用了全省“兩違”綜合治理信息系統,要求各地建立“一違一檔”,做到責任明確、分工到人、歸檔及時、管理規范,并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將“一違一檔”數據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填報,實現精準統計、詳盡展示、便捷查詢。針對建成區違法建設專項工作,福建省治違辦又及時增加信息系統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治理統計模塊,要求各地建立城市建成區違法建設臺賬,全面掌握歷史違法建設的實施主體、發生時間、位置、面積等情況,及時將排查出的建成區違法建設和查處情況錄入省“兩違”綜合治理信息系統,方便掌握匯總全省治違數據動態并定期分析通報,督促各地推動工作開展。(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