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將有57萬億的基礎設施投入,這會大規模刺激一些企業投入新的技術和改進實踐方法來提高生產效率和項目交付方式。建筑業也急需變革,麥肯錫提出了引領未來建筑業變革及發展的5大數字化、信息化新技術,即高清晰度測量和定位技術、下一代5D建筑信息模型(BIM)、數字化協同和移動技術、物聯網和高級分析技術和不過時的設計和施工技術。
借勢“互聯網+” 開啟企業轉型升級之路
隨著項目的復雜性和規模日益提高,富有經驗的勞動力和管理人員的短缺,使傳統的建造模式面臨變革,建筑施工企業必須采用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企業需要采用漸進式改進,在試點項目采用新理念,應用新技術,并逐步擴大到企業層面。
舜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元建設”)深刻認識到目前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為實現由傳統施工企業向科技型工程公司轉型的企業愿景,舜元建設以科技創新和基于VDC/BIM的信息化為發展驅動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加強科研技術開發和人才引進,積極開展校企研發合作和數字化設計和施工的實踐應用研究,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舜元建設創立于2005年5月,立足上海,以長三角為核心,布局全國。作為上海建筑施工企業綜合實力排名前30強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上海市BIM應用示范企業,舜元建設秉承“建好建筑,做好企業”的經營理念,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可以提供設計施工一體化集成管理服務的工程集團公司。 集團擁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工程設計建筑行業甲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以及機電、鋼結構、建筑智能化、消防設施等多項資質,目前業務主要服務于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前100強公司、知名外資公司、上市房地產公司、大中型國有企業,建設的工程包括大型商辦項目、住宅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綠化景觀項目、市政公用項目、工業物流項目、高級裝飾裝修項目和主題公園項目等。
為了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2013年,舜元建設開啟了轉型之路,從傳統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向工程總承包模式探索,提高設計施工一體化集成綜合管理能力;業務承接能力向前(設計)和向后(裝飾裝修)延伸,提供設計施工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為了實現工程總承包的差異化,舜元一方面進行集團總控的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引入BIM技術來鞏固企業信息化基礎,通過技術層面來提升企業的自身實力。
舜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渭標介紹到:“基于‘申特’要求,舜元建設的信息化建設從2012年就開始了,并著手構建了一系列應用系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信息化系統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目前的發展需要,同時隨著BIM等新技術的應用,大量的數據量無法與系統進行對接,從而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因此,我們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思考集團信息化轉型,是全部推倒重來還是逐步優化。實際上,通過多年的信息化推廣,信息化觀念已經在每個舜元人心中落地生根了,不能把現有的信息化系統突然停掉,所以我們提出了信息化改造升級的設想,并明確了在信息化改造之前先進行信息標準化的方案,同時,建立企業級平臺,把不同的專業系統和移動辦公系統分別接入平臺。”
目前,舜元建設的BIM技術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先后榮獲2016年上海市建筑施工行業第三屆BIM技術應用大賽一等獎,2016年上海市首批BIM技術應用試點項目,2017年上海市BIM示范企業登諸多殊榮。
不久前,麥肯錫國際研究院發布了《想象建筑業數字化未來》,麥肯錫估計到2030年將有57萬億的基礎設施投入,這會大規模刺激一些企業投入新的技術和改進實踐方法來提高生產效率和項目交付方式。建筑業也急需變革,麥肯錫提出了引領未來建筑業變革及發展的五大數字化、信息化新技術,即高清晰度測量和定位技術、下一代5D建筑信息模型(BIM)、數字化協同和移動技術、物聯網和高級分析技術和不過時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實際上,這與我們的技術發展路徑相吻合。以舜元建設目前正在應用的工程寶軟件為例,它就屬于數字化協同和移動技術這一類;此外,舜元建設也應用了物聯網分析技術以及一些新型施工技術等,這些數字化信息技術正與傳統的施工手段逐步結合。”舜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青對此表示。
在數字化協同和移動技術應用方面,舜元建設利用工程寶來解決企業管理中的一些難題。通過一年多的應用,企業員工對工程寶的直觀反映就是樂于接受,這也是因為工程寶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并沒有對員工原有的工作方式產生較大變化,上手也比較容易。
對此,舜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VDC中心部門經理金戈深有感受:“我們在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信息化工具一定要被一線員工所接受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領導認為好用就可以。從領導角度來說,他們更注重的是信息化所帶來的一些結果和數據,從而輔助決策,但數據的輸入實際上是由一線員工直接操作。所以如果當一個軟件工具操作起來并不方便,特別繁瑣,甚至增加了一線員工的工作量,改變了他原有的工作方式,那么信息化的推動就會遇到直接阻力。”
這種阻力并沒有出現在工程寶的推廣應用過程中,李青表示:“以工程寶的施工日志模塊為例,在沒有應用工程寶之前,企業員工也要寫,只不過是在紙上記錄;應用工程寶之后,并沒有增加員工的工作量,而是優化了員工的記錄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標準化的日志模板,隨時隨地全面記錄施工現場的人、材、機的使用情況,使企業領導實時掌握項目現場的每一處變動。”
記者了解到,舜元建設目前對工程寶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施工日志、安全管理等模塊,通過“分步走”循序漸進的推動集團信息化進程。李青具體解釋到:“并不是每個項目都要應用工程寶的全部功能,一股腦的塞給員工會帶來很大阻力。現階段,我們從一些比較好切入的應用點入手,首先讓員工樂于接受,然后逐漸適應,最終形成一種工作習慣。通過這種逐漸滲入的形式,讓企業信息化全面運轉起來。”
舜元建設在選擇工程寶之初就是看中它小巧好用、接地氣的特點,只需要下載一個APP到手機中就可以應用,對硬件要求不高。同時,工程寶大大縮短了企業總部和各個項目部的溝通時間,節省了溝通成本。過去很多事情需要項目經理頻繁在企業總部和項目各地來回奔波,現在應用工程寶后,無論是企業領導還是一線員工都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上看到項目的進展和實際施工情況并進行一系列的互動。
對于工程寶,李青形象的比喻到:“工程寶對于舜元建設而言不是采購了一架飛機,更像是買了一輛自行車,看似很簡單的工具,但卻解決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這對于企業整個信息化的推進是一個大的改進。當然,后期應用過程中我們面臨的還有數據歸入問題,避免形成信息孤島。”
舜元建設應用工程寶之后,辦公流程得以簡化,企業內部更為一體,整體工作效率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工程寶以其操作簡單、專業集中、普及快速等特點,加速了集團互聯網轉型的速度,讓項目部形成了專業的信息化管理。同時,工程寶也適用于不同工程企業或項目部的互聯網轉型,為工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