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我市揚塵污染抬頭、 PM 10污染指數出現反彈的情況,5月8日晚開始,我市相關縣(市、區)政府,山西綜改示范區、不銹鋼園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積極行動,集中整治八大領域揚塵污染。
此次整治范圍為六城區、山西綜改示范區、不銹鋼園區、清徐縣、陽曲縣范圍內各類建筑,道路,拆遷、綠化、水利等施工工地,拆遷工地,渣土運輸重點路段,渣土場,裸露土地以及工業企業物料堆場。按照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八大領域的揚塵污染整治均明確了相關標準。
一是提升建筑工地管理標準。所有施工工地在開工前按照“綠色文明工地”標準要求制定揚塵控制方案,報相關主管部門或轄區政府備案。各類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不符合標準的建筑工地,一律停工整治。施工圍擋下方設置不低于0.2米的防溢座,防溢座與道路之間不能有裸土。
二是從嚴控制拆遷工地揚塵污染。拆遷工地拆遷前按照“拆遷與噴霧降塵同步”“拆遷與渣土運輸同步”“拆遷與渣土平整覆蓋同步”原則,制定拆遷揚塵控制工作方案,報轄區政府主管部門備案,并做好拆遷防塵措施各項準備工作。拆遷時轄區政府派駐監管人員實施現場嚴格監管。
三是從嚴控制渣土運輸污染。施工工地場內土方作業和渣土運輸工地按照工地管理執法權限,由轄區執法人員進駐工地。無環衛部門核發的“準運證”和交警部門核發的“限行道路通行證”的車輛,一律不得進入工地。密閉不嚴、車輪帶泥的車輛,一律不得駛出工地。渣土運輸必須按照規定線路行駛,到指定場所傾倒。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渣土車輛,一經查處取消渣土運輸資格。
四是全面整治渣土堆積污染。全面清理整治城鄉接合部及城中村拆遷渣土、建筑垃圾亂堆亂放污染問題。不能及時清理的,實施平整全覆蓋或綠化。
五是嚴格控制道路揚塵污染。加大城市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清洗、噴霧灑水等抑塵作業頻次,對城市小街小巷實施專人定期清掃保潔,提升道路清潔度。對渣土專用線實施不間斷的全面清洗和噴霧作業。
六是開展裸露地面綜合整治。對建成區內的裸露地面和城鄉接合部暫不開發的裸露土地進行綜合治理,宜綠化的實施綠化,不宜綠化的實施固化或硬化,消除裸露地面揚塵污染。
七是嚴格控制綠化工程揚塵污染。倒土作業時采用噴淋灑水、濕法作業。栽種植物產生的土方隨種隨清,不能及時清理的綠網覆蓋。對現有綠地全面排查治理,發現裸露地面及時補種,綠化土不得高出路面或路牙石。
八是強化工業企業揚塵整治。工業企業所有散狀物料堆場全部密閉,廠區內所有堆存的工業固廢全部限期清除。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攪拌站實現物料堆場全密閉,并同時采取灑水、噴淋等抑塵措施。電廠的灰場、渣場采取碾壓、覆蓋、灑水、噴淋等抑塵措施,同時加大綜合利用力度,盡快實現粉煤灰全利用。
為確保有關措施落到實處,我市將對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監測考核,充分利用工地揚塵污染在線監測平臺系統,對達不到相應標準要求的工地實施停工整治。建立揚塵污染防治“黑名單”管理制度,揚塵污染防治與建筑市場誠信掛鉤聯動機制,以及統一的考核通報機制,督促各施工單位不折不扣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對市區各鄉鎮(街辦)和城市道路揚塵污染狀況,統一考核評比。市政府將組成督查組,對政府部門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和各施工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抽查,對工作不作為、慢作為的單位和責任人,予以公開曝光和通報批評。(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