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的一處建筑施工現場,工人們戴著安全帽,正在工地上緊張施工。
“以前孩子開學急需用錢的時候,家里就盼望著我能早點把工資寄回去。工資不能及時發放,我們就很著急。”來自四川的農民工李家富說,現在每個月的工資都能及時打到自己的銀行賬戶,心里踏實多了。
為破解建筑市場農民工工資拖欠頑疾、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廣西2018年全面啟動整頓規范建筑市場三年行動,并積極推進“一金三制”(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和銀行代發工資制度)等規章制度落實,使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治欠保支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得益于此,如今在廣西,越來越多農民工能夠感受到工資支付的變化。廣西一家建筑公司負責人表示,以往項目管理重視安全、質量、進度,對農民工工資管理是粗放式的,如今公司通過將農民工工資支付考勤管理作為日常管理的關鍵節點,改變了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與項目日常管理相脫節的狀況。
據了解,廣西積極建立健全保障建設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從制度上預防拖欠農民工工資,切實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通過專項檢查,廣西督促各地嚴格落實“一金三制”。截至2018年12月21日,實名制管理覆蓋率達99%,分賬制管理覆蓋率達98%,工資保證金制度覆蓋率達100%,實行銀行代發工資制度覆蓋率達94%。
此外,廣西緊盯實名制和銀行代發工資兩個工作難點,通過公開遴選的方式,選定建設運營商,建立廣西建筑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這一平臺于2018年11月1日上線試運行,至2018年12月31日已錄入33.8萬農民工的實名信息,并免費給工人辦理工資卡“桂建通”,免收跨行取款手續費。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通過平臺對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進行實時監管。
廣西還印發了《關于加強建設單位及施工總承包企業在欠付工程款范圍內先行墊付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努力補齊制度短板,尤其是強調施工總承包企業對所承包工程項目的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總責。如出現施工總承包企業轉包或違法分包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由施工總承包企業承擔全部清償責任,努力保障農民工的利益。
同時,廣西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召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專項整治攻堅行動現場會以及組織對示范項目進行集體觀摩,讓其他建筑企業都能學到有關的經驗做法,從而發揮出典型帶動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廣西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治欠保支工作8項主要考核指標已全面達標,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涉及金額、涉及人數與2017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79%、83%和82%。
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楊綠峰表示,下一步,廣西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建立欠薪案件信息定期通報制度,并開展“聯合督察、聯合約談、聯合通報、聯合懲戒”,共同抓好治欠保支長效機制落實。(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