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建八建集團國家大學科技園科創孵化基地項目的“消防機器人”成了“網紅”,引來中國日報等十余家媒體關注報道。這個兩米多高的“網紅”“消防機器人”到底有啥魅力?
叫它“消防機器人”,其實并不是用來滅火的,只是組成它身體的每一個部件,都是工地上常用的消防和自來水管件。一旦PM值(空氣中所含顆粒物)臨界,它就會啟動報警并自動噴淋降塵。
這個“消防機器人”成本不貴但很有特色。是項目上的3名工人用了兩天兩夜才安裝完成,機器人總重約200斤,原材料成本只有1000多元。它的眼睛安裝的是最先進的“霧化式”噴頭,噴出的霧氣幾乎沒有水滴,與常規的噴淋系統相比,能更好地降低揚塵,改善空氣濕度,更重要的是更加節水,是陜建八建集團對項目工地治污減霾系統升級的一種創新。
前不久這款機器人還作為降塵減霾好創意,被帶去渭南一處項目做經驗交流。山東的一處項目也想邀請去做經驗交流,但考慮到運輸成本較高,最終由項目部視頻遠程指導,他們自己也照著做了一個。
在遍地鋼筋水泥的在建工地入口處,設置這樣一個“消防機器人”,不僅有智能噴淋實時監測功能,還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所有的工人師傅上工之前,進了門戴上安全帽,走過儀表鏡,一眼就能看到“消防機器人”。“紅色和銀色相間,視覺沖擊力強,可以強化記憶,提醒大家在所有操作環節,關注建設進度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地響應國家治污減霾號召。
(建筑行業信息宣傳工作通訊員:陜西建工第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李佳 陳璽龍 王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