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還是揚州軍分區第一干休所一名士兵的徐小清堅守崗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如今,抗擊非典的老戰士、退伍不褪色的他,面對新冠肺炎,再次沖向前線,信心堅定:“17年前我們取得勝利,現在我們同樣能戰勝疫情!”
17年前抗非典,他義無反顧
2003年,剛穿上軍裝沒多久的徐小清,就遇上了“非典”疫情爆發。沒有硝煙,沒有號角,一場抗擊“非典”戰斗已在中華大地悄然打響。干休所共有96戶老干部,大家都處于惶恐之中。在這危急時刻,20歲出頭的小伙子徐小清義無反顧,主動請戰。他背上藥箱,每天奔走在96戶老干部家中,挨家挨戶噴灑酒精消毒,每天要噴灑藥水三十余桶、達1000多斤。跑一天已經不容易,連續三個多月消殺,徐小清背著藥箱的肩膀皮肉磨了一層又一層。那一年,徐小清因優異表現和得力防控,分別榮獲江蘇省軍分區以及揚州軍分區“抗擊非典”十佳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5年,徐小清光榮成為了一名黨員。除了思想上要求進步外,他還參加了崗位培訓,熟練掌握了全科醫師的診斷技巧,并且能夠獨擋一面,順利通過了全科醫師崗位培訓考核。
2015年,徐小清來到江蘇華建物業公司,從一線普通保安工作做起。徐小清憑借掌握的醫科知識,堅持每月為項目部人員及業主開展健康保健與急救專項知識講座,為業主講解心肺復蘇、傷口包扎、止血、溺水急救等知識,給予現場指導講解近20次,累計到課人數約2600人。熱心徐小清還不時為行動不便的業主測量血壓,給長期臥病在床的業主講解褥瘡預防知識,定期上門巡診,為他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如今“小清幫你忙”服務中心已成為了江蘇華建物業的閃亮名片。
17年后戰新冠肺炎,他沖鋒在前
正月初三,還在衢州老家的徐小清看到新冠肺炎防控的嚴峻形勢,參加過抗擊非典的他意識到這將是一場硬仗,他沒有絲毫猶豫,深知自己作為共產黨員應該肩負的責任與使命,立即決定提前結束休假,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初四凌晨4點便驅車600多公里趕赴工作一線。
“我曾經是一名熟練掌握全科醫師診斷技巧的軍人,此刻正是奉獻技術和能力之時,職責所在、義不容辭!”作為有15年黨齡和12年軍齡的老兵,徐小清骨子里依然保持著軍人的情懷與擔當。
為了更好的保障業主和員工的人生安全,提升員工防疫技能,徐小清第一時間組織了華建香頌溪岸小區全體物業員工開展關于“酒精消毒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培訓,并整理一些小知識匯編成冊,便于員工隨時查閱,這也為這場防疫持久戰做足了準備工作。除此之外,徐小清還沖鋒在前,積極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統計、防控宣傳等工作,小區進出人員憑門禁卡或業主身份證登記,外來人員及訪客,一律被他謝絕入內,從源頭上有效阻斷輸入型病源。
主動請纓,遞交請戰書
“如果醫院現場有需要派人維護秩序、從事后勤保障和消毒工作,我立即報名馳援!我有過“抗非”的經歷,我有經驗!” 2月3日,聽聞公司即將建設揚州市公共防疫突擊項目倉頡山病區擴建項目,徐小清主動請纓,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要求投身現場秩序維護和消毒工作。
設立在倉頡山病區建設工地門口的江蘇華建物業共產黨員先鋒崗是徐小清檢查所有參加工程建設人員的一線窗口,每天要接觸大量人員。每天早上五點,徐小清和他的隊員們要趕在工人上班前到達工地,為他們測體溫、傳科普、守卡口,還要背起超50斤重的消毒設備,每小時一次對公共區域和來往進出工地的車輛門把手等接觸部位進行消毒,確保消毒全覆蓋、無死角,幾天下來,他的雙肩都磨破了皮。
忙完本職工作,閑不下來的他還會協助工作人員送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方便面、礦泉水等物資。“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把關口、勤保障對于項目建設尤為重要,”徐小清如是說。
全心抗疫,瞞著家人守衛一線
守衛在病區建設一線,徐小清沒有對家里人講,每天早起出發前和妻子謊稱自己還是在物業照常上班,他說:“面對這樣的疫情,大家都拼盡全力,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怕家人擔心,不讓他在一線戰斗。”
兒子虎子今年已經十一歲了,因為守在抗疫一線,他過年也沒陪孩子幾天。這十年,孩子一直都在江都區大橋鎮和岳母一起生活。偶爾節假日接到身邊來,他也會因為突發工作而爽約。在一次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我的爸爸》時,虎子寫到:“我的爸爸是個蓋世英雄,雖然我也很少見到他,但并不妨礙我愛他。因為他每天都在幫助別人……”看著看著,徐小清就紅了眼眶,雖然不能經常陪伴,但是他要用自己的行動做好孩子的榜樣。
戰疫一線上,倉頡山病區的建設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擊的戰斗,徐小清以當年抗“非典”時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不遺余力,做好防控工作,他和廣大江蘇華建物業人為了控制疫情、守護健康,始終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供稿人 馮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