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我們看到,我們不偉大,甚至很渺小,但愿意犧牲和奉獻的精神,才是真的偉大。
一場疫情,讓我們看到,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而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態度是,責無旁貸,逆行而上,負重前行。
李林炎,重慶巨能建設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巴南三甲醫院項目黨支部書記,一個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中年漢子,在疫情肆虐之際,毅然領命,帶領一班人,舍家棄子,從正月初二起,快速組織力量,迅速形成項目攻堅之勢,為項目的按期移交,為全市抗疫大局竭盡全力。
義無返顧,使命使然
1月24日,重慶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正在收尾建設中的巴南三甲醫院被市委市政府列為集中定點后備救治醫院。形勢緊迫,提前完工,按期移交,成為了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
剛剛放假的李林炎,好不容易回到四川南部的家中,和久違的妻子吃了一頓團圓飯,檢查了一次大女孩兒的作業,親吻了一次小女孩兒的臉蛋,但是,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召喚,作為黨支部書記的李林炎,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在向項目部干部黨員和職工群眾發出緊急集結的通知后,他深夜啟程,義無返顧地辭別自己的妻子女兒,于初二當晚回到了項目駐地。
剛剛落腳,李林炎與其他班子成員一道,立即通過網絡向全項目部發出戰前動員,并通過電話逐一通知各專業單位迅速返場,投入搶工。建立組織架構、進行責任和人員分工、節點目標的排定、后勤保障的落實、現場防疫方案的制定,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有序展開。作為“一班之長”,李林炎帶頭連續工作,幾近通宵達旦。為此,項目部制定了攻堅期間作息制度,以每天7點至晚上10時為一般要求,中午不休息。
身先士卒,責任當先
攻堅現場,從第二、第三天起,作業人員迅速增長至200多人、400多人,集團公司、兄弟單位和其他兄弟項目支援人員60多人也相繼到位,搶工如火如荼。
李林炎在加強思想動員,營造搶工氣勢氛圍的基礎上,組織了以黨員、團員青年為主的突擊隊,活躍在一線、后勤和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哪里最緊急,他們就會突擊到哪里,以他們的實際行動,感染著全體員工,消除尚有顧慮的恐慌心態。
項目傳染樓經過搶工,緊急交付醫院使用,需要完善一些零星設施。剛進場的工人由于受疫情的影響,心存疑慮,一個個都不愿意進場作業,這時,他勇敢的站出來說,相信科學,做好防護,我帶你們進去,沒得事。在他的帶動下,工人終于打消顧慮,服從安排,進場作業。
2月8日上午11時,院方傳來信息,需要派工人進場疏通下水道。
這是一個讓人們覺得危險的場所!
“我是書記,我上”!
李林炎毫不猶豫的走進傳染樓,按照醫生的要求做好防護,帶齊工具,進去連續工作了近三個小時,終于將問題解決了,午飯自然也沒有顧得上吃,當他走出傳染樓時,雖然感覺身體疲憊,但在心里卻很踏實。
俠骨柔情,心系群眾
李林炎,軍人出身。部隊的培養和部隊的經歷,煉就了他果敢毅力和雷厲風行的作風。但是,在錚錚鐵骨里,他具有一腔溫柔和細膩的情懷。
面對放棄休假,放棄團圓,驟然間聚集到工地參加“大會戰”、“攻堅戰”的600多名員工,在生產任務極度緊張,人手奇缺,生活物資供應不便的情況下,解決他們的飲食起居,嚴密防控疫情,消除他們所有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放心、安心搶工,這也成為了李林炎心中的頭等大事。
李林炎第一時間與巴南區委和政府進行協調,爭取特事特辦,在相鄰項目部租借了300平方臨時設施,臨時安置進場人員,在附近具有正規營業手續的餐廳聯系了每天1000個盒飯的供應,解決了所有人員的吃飯問題。他還特別叮囑,由于一線人員勞動量大,盒飯的飯量,一定要增大增足。
考慮到夜間加班,李林炎吩咐工作人員,每天準備300個方便面,親自送上工地,讓加班人員“增加能量”。
為了嚴密防范疫情和方便作業人員操作,李林炎在施工現場和進出主要通道,安排進行體溫測試和防疫知識的反復宣傳,在各個樓層,優先安排衛生設施的安裝,方便工人下班洗手消毒,在各個施工點位,全班供應開水和礦泉水。“我們吃得好,我們放心”,全體搶工人員對項目部精心的安排和周到的服務,無不拍手稱快。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在抗擊疫情的每一個戰場,每一名搶工者都是戰士,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先鋒。這里的每一個黨員、干部和普通員工,都是李林炎。他們不一定需要掌聲和鮮花,在他們心中,愿得天下平安,則一切都那么值得!
(重慶巨能建設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龔 靜 胡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