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起,泰璽集團下屬企業山東金城建設有限公司連續承接了淄川區醫醫院、淄川區城南衛生服務中心、博山區中醫院、淄博市中心醫院(北院區)、高新區世博醫院等5項醫院工程改擴建任務。自工程開工以來,600余名施工人員就開始了晝夜施工連軸轉。金城建設副總經理兼二分公司經理陳加強、三分公司經理張峰、裝飾公司經理白玉、安裝公司經理劉東,以及各分公司的幾個項目經理也都沒白沒黑地靠在工地上。這群可愛可敬的城市建設者,發揚泰璽精神,再創金城速度 ,出色完成了施工任務。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了解醫院改建背后的故事。
保障一線施工人員健康安全
節后天氣一直寒冷,工地上的工人們怎么吃飯、怎么休息?健康和安全能不能得到保證?
據淄川區醫院和城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土建項目經理田萬偉介紹,鑒于當前防疫形勢,外地的職工回不來,現在淄川兩個工程土建項目部施工的200多人全是緊急調集的本地職工。住宿地點統一安排在雁陽御城和紫御城兩處工地宿舍,全部施工人員分成兩班倒晝夜施工,由公司的班車來回接送。為了保證大家能夠吃好飯,一日三餐均由工地食堂做好用車送往施工現場。
安裝和裝飾項目部的施工人員則聯系了一家餐館緊急召回部分員工,專門為他們做飯送到工地上。淄博中心醫院(北院區)工地的員工們,每天從食堂里打飯,回到各項目部分發用餐。博山區醫院的幾名職工,因為沒有食堂,午餐跟隨醫院就餐,晚飯就只能用泡面對付一下。
被焊光刺傷眼睛的預算員
為了保證大家能得到充足休息,雖然排了倒班的工作計劃,但是因為一些比較重要的管理工作交接起來比較麻煩,怕浪費時間,工地上的幾個施工隊長基本放棄了休班,24小時都靠在現場,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在他們心里,抓工作進度才是最重要的事。
因為缺少工人,無論是土建、安裝還是裝飾項目部,很多工作都是管理人員自己動手干。安裝公司鋼結構項目部的楊通,一直從事預算和技術工作,因為缺少焊工,經過培訓后,他自己去操作焊接,由于缺少防護經驗被電焊光刺傷了眼睛,只好去找醫生診治,所幸并無大礙。康復后的楊通,又回到了崗位,繼續投身工作。
采購方鋼“就像地下工作者接頭”
工程剛開工那幾天,安裝公司的項目經理李坤為了尋找鋼結構的原材料貨源,費盡了心思。鋼梁經過多方打探終于解決了,但鋼柱因為是方鋼,平時用量較少,不太好找。外地市場沒找到,他就像淘寶一樣在淄川、周村等區縣的建材店一家一家詢問,看人家有沒有余貨,就這樣每家幾根幾根地湊,好不容易才湊齊。
建材店的老板們普遍防疫意識較強,店面不開,人不見面,就把材料遠遠的放在一個地方讓李坤自己去拿,取完貨后通過網絡轉款。李坤打趣說:“這哪是采購鋼材,簡直像搞地下工作者接頭!”
來之不易的螺栓
淄川區醫院和城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兩個改擴建工程施工需要的鋼結構預埋螺栓和高強螺栓,貨源在河北,因是特殊時期,沒有物流發貨。為了不影響基礎施工,安裝公司材料員司志福帶一輛車專門跑到河北去運貨,因為當地酒店也都關閉了,沒法住宿,拉上貨的他們只能接著就往回趕。沒想到回來的路上高速加油站也都停止營業,眼看車快沒油,就要停在上不著村下不著店的高速上不能動彈,幸好在德州找到了一個下路口,他們拐下高速找到了營業的加油站,才得以順利返回。回到淄川工地上卸車時已經是凌晨兩點鐘,這一去一回,用了整整12個小時。
攜手奮戰的“戰地伉儷”
2月5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北院區)改建工程開工,作為施工隊長的王志國和預算員孫金梅夫妻同時進入了這個現場,8個月大的孩子交給了岳母照看。王志國日夜靠在工地,孫金梅晚上下班回家照顧孩子。雖同在一處工作,但這對夫妻各忙各的,一整天都說不上一句話。
項目上像這樣不懼風險,敢于擔當的人還有很多,面對種類繁雜、工期緊張的改建任務,他們算好時間差,刮膩子、砌地磚、吊頂、擦玻璃、清理衛生等各工種同時開工,各工序穿插進行。經過5個日夜的奮戰,2月10日,中心醫院北院區工程比預定計劃提前10天完成施工任務!
堅守9天不回家的“拼命三郎”
在淄川區醫院改擴建工程現場,總能看到這樣一個人,健步如飛,事事搶先。他是金城建設三分公司第五項目部施工隊長張成學。在醫院改建過程中,帶頭靠現場、住工地,制定施工計劃,技術交底、安排人員組織施工,排查隱患、組織驗收等等每一個環節都事必躬親。盡管工地離家不遠,為了保證工期,自1月30日(正月初六)工程開工以來,就一頭扎進了工地,一直到2月8日(正月十五),連續9天未曾回家。
6人小分隊奮戰6天完成任務
與前面幾個工程的大隊人馬相比,博山區中醫院發熱門診改造工程上只有6個人。雖然工程量相對較小,但依然是困難重重。首先是人員問題,1月31日金城建設四分公司施工隊長劉飛接到了改建任務,時值正月初六,既是假期又是防疫特殊時期,根本找不到工人。劉飛只好帶領本隊6名員工,從早晨6點到深夜12點,每天施工將近18個小時。人員問題勉強解決,工程材料又成了大問題,博山區的供應商全未營業,材料不能像往常一樣供應,需要從張店、淄川等地購進。2月3日改建工程接近尾聲,還缺兩個移動廁所,項目部問遍了淄博本地市場都沒有,最后還是通過供應商從網上聯系到德州的廠家可以供應,但是運輸期間又出現了問題——高速封路、禁止通行!幾經周折,從博山區衛生健康局開了證明,材料才運到了現場。就這樣,6個人,每天工作18小時,連續奮戰6天,完成了墻面粉刷、線路安裝改造,空調、面盆安裝,衛生間、洗浴室的自來水和熱水器安裝,洗浴室加隔斷墻等系列改建,于2月5日完成交付。
在各醫院改建施工現場,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或許樸實無華,或許平乏無奇。但是,卻在關鍵時刻默默地扛起了擔當的大旗,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