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金暉是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火神山醫院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這位從業二十余年、參建過武廣客運專線武漢站、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武漢中心大廈等重點工程的工程師,在得知中建三局牽頭建設火神山醫院時第一時間請戰,鏖戰十日夜與疫魔競速。他說,“早一分鐘建成醫院,就能早一分鐘抗擊疫情,一分鐘都耽誤不起!”
主動請纓加入戰斗
沒想過有什么危險,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得頂上。為國家抗擊疫情,是我必須要做的事。——金暉
1月24日大部隊集結前,金暉已經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作為火神山安裝項目部總工程師,他為幫助設計院快速出圖,整整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以最快速度將第一版圖紙送到現場,又立馬轉入現場施工。
偌大的工程,十天交付,資源調配壓力極大。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是勞動力資源和材料資源最緊缺的兩天,但時間不等人,金暉每天接打200多通電話,向一個個工友解釋國家的防疫狀況和工地的保障措施。他說,“我能理解他們的顧慮,我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切資源幫助工友上崗,哪怕要我們一個個去接,我也要把他們接來。”
他一邊組織現有人員與物資投入生產,一邊組織成立臨時指揮與保障體系,統一調度參戰單位,指揮各單位配合穿插施工、協同作戰,同時動員一切力量補充現場需求。在他的統籌下,項目建設很快步入正軌,具備了日夜連續搶工的條件。
分秒必爭保證質量
醫者仁心,筑者更要仁心。工程建設搶回來的每一分鐘,就是搶救一個個生命!——金暉
1月25日正式開工,2月2日交付。金暉白天在現場指導生產,晚上到設計院溝通優化設計方案,常常一天下來顧不上吃飯喝水,熬到深夜才囫圇睡一會兒覺。
2月1日深夜、交付前的最后時刻,他帶著工友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查看哪個管道有縫隙、哪個馬桶抽水不順暢、哪個門關不嚴。3.39萬平方米的醫院、上千個檢查點,他帶著工友逐一檢查、逐一排查,逐一復核,逐一銷項。
有人問他,連續幾天熬到凌晨四點多,不累嗎?不困嗎?他回答說,“沒有時間了,得快點再快點,但質量必須要保證啊。醫者仁心,筑者更要仁心,這是傳染病專科醫院,門關不嚴、泡沫膠打不足氣體就會產生污染,想想如果我們的至親就住在醫院里,如果我們的親人是醫務人員,再累再困,只要現場還有一個地方需要維修,我一刻都不能下火線!”
攻下火神山,他再上雷神山,繼續為國家抗擊疫情建設應急醫院貢獻力量。他的工作記錄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搶建就是擔當!從來沒有哪個戰役會順利告捷,從來沒有一場勝利是輕而易舉,顧不上許多,工程建設搶回來的每一分鐘,就是搶救一個個生命。我們能做的只有像戰士一樣向前!
身患頑疾不下火線
我現在是一名共產黨員,更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光和熱,更多地為國家貢獻微薄之力。——金暉
金暉奔赴建設現場前,他母親語重心長地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孩子,把工程早日建好就是最大的孝順,我為你驕傲,期待你平安回來。”母親知道他身患糖尿病十余年、還曾3次因病住院,反復叮囑他要注意身體。
可現場就是戰場,哪管得了那么多!搶建火神山,作息極度不規律,一日三餐要么忽略要么草草應付,常常要同事拉著他停下來吃飯、喝水。深更半夜,他才有空松口氣、啃幾口面包、喝幾口熱水。同事看他整理衣服,才發現他懷里揣著胰島素泵、輸液管緊貼著清瘦的肚子,才得知金暉就靠著這個泵挺著。戰友們都紅了眼睛,金暉卻笑著安慰他們,“這是我多年的老毛病,早習慣了,我這點小事跟抗擊疫情建設醫院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說已經久病成醫了,大家別擔心。” 1月27日,他血糖降到3.0毫摩爾/升,在現場幾近昏厥,卻堅持不下火線。同事見說服不了他,便偷偷聯系了金暉的小女兒,讓她來“管管”爸爸,懂事的女兒卻什么也沒有說,哭著給爸爸豎起了大拇指。
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的當天,中建三局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會議室里,金暉等8名建設者在黨旗下莊嚴宣讀了入黨誓言,成為一名預備黨員。金暉作為代表發言,他說,“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份光榮,更是一份責任,我們愿同大家一道,不忘初心,不計回報,逆風而行。”他以奮不顧身、身先士卒的實際行動為入黨初心背書,用使命必達、順利交付的戰斗成果踐行了入黨誓言。
把赤子之心獻給國家,把忠誠擔當獻給黨。金暉是無數在抗疫一線工作者中的一員,火神山項目是他建設生涯中的意義極其重大的特殊一戰,卻也是他二十余年來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縮影。他和中建三局團隊十天十夜建成的火神山醫院、創造的火神山精神,建證了的“中國速度”和支撐著這一奇跡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他說,他為身處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而自豪,為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而驕傲!